第五十五章 嘤鸣 1(2 / 2)

加入书签

为了得到足额军饷,很多普通士兵只得选择卖身投靠,成为将领的私人武装。

这才出现了明末家丁制盛行的奇怪现象。

这在大明,实际上已经得到明文许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明军士兵的种类也从原来的骑兵、步兵两大类变成了骑兵、步兵、家丁三大类。而且这种分类方法也名正言顺地出现在朝廷正式的官文上。

当然,家丁既然享受了更好的待遇,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义务,那就是忠心和惟命是从,充当军队的中坚,必要时即使明知是死路一条,也必须往前冲。也因此,在平时,将领们实际上对家丁非常客气,平时有什么好事,最先想到的也是家丁。

与此相对应的,是普通士兵怨声载道,士气低落,真正到了战场上,往往不肯出力死战,出工不出力。打了胜仗还好,稍有不顺,就很容易崩溃。明军的战斗力现在基本上全靠家丁撑着。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强弱

当初李成梁称霸辽东之时,就养了足有三千多家丁,正是靠着这三千多家丁,李成梁将辽东控制得死死的。

而原本的历史上,吴三桂称雄关宁时,手下同样养着三千多家丁,不过他的三千家丁,没有用来抵挡后金的进攻,而是帮着满清踏碎了中原大好的河山。

家丁制实际上是以削弱普通士兵的战斗力为代价,培养一支完全忠于将领的精锐私人武装。而一支军队是否愿意拼死作战,往往完全取决于将领个人的意愿。

当然,大明并不是所有军队都是这样,戚家军就并不依赖家丁。当年在大明的两支雄军,辽东铁骑与戚家军,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只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上,随着沈阳城下最后一支戚家军的全军覆没,这原本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军事制度完全消失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

董宣武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坚决反对在五行卫中保留家丁制,五行卫的制度,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属于募兵制。

满桂是一名猛将、名将,但不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将军,他没有董宣武那样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所以,他依然是家丁制的拥护着,麾下养着足足三百家丁。

“休息一下吧!”满桂看了看疲惫不堪的家丁们,知道以这样的状态上战场,只有送死的份。打仗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家丁们如获大赦,立刻瘫坐在地上,大口的喘着气,纷纷拿出水和粮食,补充体力。有的人甚至开始解开盔甲,想要彻底的放松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