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忽悠汤若望(1 / 2)
看到小宦官向自己点了点头,朱由检知道晚上的賜宴已经安排好了。
于是朱由检摆驾回宫,去会一会西夷汤若望。
汤若望,原名johannadaschallvonbell,字道未,欧罗巴哲蛮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到达濠镜,开始传奇一生。
原时空,汤若望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
汤若望还受崇祯帝之命,成功造出大炮,并完成了《火攻挈要》一书。该书传播了欧洲16世纪的火炮制造知识,是明末有关西洋大炮的最权威的著作,一直到清朝中叶都很有影响。
另外,汤若望翻译了哲蛮矿冶学家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全书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该书未及刊行,后便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遗失了。
汤若望现在正好在京城活动,希望获得大明皇帝支持,帮助他传教。
朱由检自从穿越以来,一直忙得焦头烂额,所以一直没有想到这个工具人,直到昨夜贤者时刻才记起来这茬。
于是朱由检特意命人取了汤若望的资料。
在发现其人此时就在京城后,朱由检立刻让人安排晚宴,准备好好忽悠一下他,榨干他的每一点价值。
晚宴是以土豆为主材的,各种原本的宫廷菜谱,加上朱由检前世印象,以及受到朱由检启发,御膳房自主创新的花式,所以,单单土豆就做出了一百零八道菜。
朱由检这样安排也是有其用意的。
首先,用尽一切可能推广土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皇帝示范,土豆的身价、档次就上去了,农民种起来也就有利可图,商人也会加速流通。总而言之,可以尽快把土豆推行下去,应对更严重的干旱。
其次,用大明文化震撼汤若望,体现对他的看重,为接下来的事情铺垫。华夏美食是连敌人都可以俘虏,什么军事机密,在外邦领钱当差的大兵眼里,还不如一顿饺子。
再者,和山珍海味比起来,土豆要便宜得多,降低成本。朱由检特意作秀,在饮食上做出表率,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提朱由检处处算尽心机,汤若望接旨的时候是一脸懵逼的。
他想过无数种召见的可能,但是从来没有奢望大明皇帝陛下会单独宴请他。这份荣耀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毕竟根据他的经验,大明皇帝并不怎么待见外来宗教,甚至尊佛抑道的小说《西游释厄转》还被封禁了。
这样的环境,也导致他传教不是很顺利,所以,汤若望迫切想要争取大明皇帝的支持。
因此,在得到如此天赐良机后,汤若望愣了一会儿,立刻就跪谢天恩,好好隔空拍了大明皇帝陛下一番马屁。
像孙子送爷爷一样,送别传旨太监后,汤若望就开始焚香沐浴,香皂恨不得吃三块洗三块,都快洗秃噜皮了,才换上最庄重的衣服,然后往身上撒香料,十三香都装了两荷包,生怕遮不住体臭,弄个“君前失仪”的罪名,误了忽悠大明皇帝陛下的大事还罢,丢了脑袋就冤枉了。
时间飞逝而过。
汤若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站在了大明皇帝面前,规规矩矩施礼完毕,朱由检点点头,很满意,暗道:“还算一个识时务的人,知道入乡随俗。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反之亦然,而且现在的大明,蛮夷们还不敢乱跳。不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