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过是纸老虎(2 / 2)
现在,朱由检提供思路的底吹转炉炼钢法,已经初步取得成果,并且正在改进。
可以说,工业化进程已经开始进入快车道。
不过,随着摊子铺开地越来越大,朱由检也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恐怕很快就要不够用了。
上层科学家当然不急,慢慢培养就是,毕竟朱由检这点存货拿出来,大明就要消化好长时间了。
关键是熟练工匠、一线工科技师还是太少了。
现在还是八股荼毒的时代,读书人一门心思想要读儒学,考科举,做官。
哪怕朱由检从穷人家招收学生做科研,都有很多不愿意的,毕竟普通人难免目光短浅。
原时空还有吃饱了撑的的人,对航天、对撞机的投资很不理解呢,更何况是现在这个封建社会。
不过,也有一些善于发现未来潮流的精明商人,已经开始钻营把自己的子女、亲支近派往新学里送了,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自然锻炼出了火眼金睛,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天赐良机。
毕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国考,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鲤鱼跃龙门的。
而且就算当了官,现在的举报制度下,也不见得就能获得太多利益。
然而进了皇帝陛下特别看重的新学,却是可以很轻松做出实际业绩,获得专利、股份。
并且,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承诺过,要给其中优秀者各种荣誉、特权。
所以,对平时不怎么受人待见的商人来说,新学的前景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另外,有些不习惯做八股文章的读书人也开始转向新学的怀抱。
现在的儒生还没有被文字狱封禁思想,脑袋瓜子还是很灵活的。
就像儒生郦食其为了搭上刘邦这座前途无量的大船,特意说自己是“高阳酒徒”一样,只要能够扬名立万,儒生们不介意披个什么皮。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想要当官,首先就要了断是非袋,不还是有大批儒生前赴后继地加入?
大到宰相尚书,小到县令捕快,只要你成为南汉王朝里一名领取俸禄的官员,那你就必须要先阉割,变成太监,无一可以幸免。
得亏这样的国君暴虐惯了,恶贯满盈,而且赶上野心家赵匡胤,不然还真不知道华夏会拐到什么弯上去。
虽然有上述这些人眼明心亮,紧跟皇帝陛下脚步,但是仍显不够。
朱由检想要的是大部分人都转变思想,不再一门心思死磕儒家学问考八股,而是拥抱新世界,积极加入工业化进程。
看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然而,在朱由检看来,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官迷,归根结底,是名利兼得导致的诱惑太大。
那么,就给他们更大诱惑让他们做工匠,降低他们考官的期望值也就是了。
所以,朱由检一开始就规定,任何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前两年只领取少量满足温饱的工钱,其余的折算成股份,让所有人都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躺赚红利。
同时,还会加大“工匠、科学家光荣”的宣传,淡化官考吸引力的相关舆论。
视察完回宫后,朱由检就让各部门分别推荐了几个有较大贡献的工匠。
然后诏令文官中才华横溢之人,给他们好好包装一番,去除一些机密信息,补充进去人民群众喜闻乐道的元素,编进戏剧评书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推向市井茶肆。
只要典型树立得好,那么以后就不愁能工巧匠供不应求。
在朱由检做完手头上的活,从书案前起身,准备活动一下时,电话铃又响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