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5) 五省联道(2 / 2)
“啊?”这回是裴义、何原和康先生吃惊了,齐声问道:“什么,《归藏》,真的吗?”
3
看着这三个知识分子齐刷刷一副吃惊的模样,段老三和石锁、大凤都一是愣,刚开始听周平讲《归藏》的时候,他们都没往心里去,现在开始觉得,这本书一定有点名堂。
段老三有些疑惑地问:“这本……《归藏》,很有名气吗?是本古书?”
裴义点点头,“是本古书。不过,论名气,也许算不上,因为知道这本书的人并不太多。这样说吧,《易经》你们都听说过吧?”
《易经》家喻户晓,三个人当然都知道,裴义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易经》原本分三部分,现在咱们所熟知的这一本,叫做《周易》,还有另外两部分,分别叫做《连山》和《归藏》,可惜的是,后两本,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失传。石锁带来的这书,如果真的就是那本失传了几千年的古书,那可就非同小可了啊。”
几个人拿着这本书仔细翻看,书是用粗毛头纸装订的,非常粗劣,封面上两个大字,奇形怪状,谁都不认识,而翻开书页里面,字也全不认识,每个字的比划结构,和大龙那本《班策木甲》有些相仿,有点象汉字,也有的象是写错了的汉字,从头翻到尾,一个不识,裴义摇摇头说:“奇怪。”
何原又点着一锅烟,慢条斯理地说:“关于《易经》,不懂行的人,常常把它作为算卦的卦书,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
段老三说:“哦,原来是这样,《易经》据我的了解,它内容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它差不多是咱们国家道德与文化的起源。”
“对极了,”康先生一拍手,“尤其是自从孔子作《易传》以后,《易经》就已经成为儒门对典,它是咱们眼下所遵守的自然哲学和人文思想的理论根源,可以这么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遵从的大多都是儒家文化,而这些文化的起源,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易经》的思想,可以不夸张地说,它就是咱们尊崇的‘大道之源’,是咱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它所阐释的关于道理法则,关于世界规律,咱们所惯常应用的阴阳互应、刚柔相济,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种种理念,以及后来老子的的《道德经》,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理论,全都来自于易经,可以说,它奠定了咱们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群经之首,文明源头。”
石锁和大凤听得目瞪口呆,康先生这些话,很多内容他们似懂非懂,但对于这本怪书,再也不敢等闲视之了,石锁拿起书用手掂了掂,似乎在试它的份量。
段老三说:“这书的纸都是新的,是新抄的吧?”
“估计是,易山还有一本真的,那确实是本古书,纸都黄了,我见过,这一本,是他抄来献给商怀庆的。”
大凤问:“康先生,既然易经已经是大道……之源了,那这个丢失了的《连山》、《归藏》又是怎么一回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