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旧梦-第二章 谁言盛世无饥民,京都城外论苍生(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一早,赵载洵从府里走了出来,身着一身宝蓝色长袍,腰系玉带,将小暖炉握在手里。马车旁,板凳早已经准备好,依着马车打瞌睡,小脸冻的通红。赵载洵用手轻轻碰了一下他冰冷的脸,温暖的触感将板凳惊醒。板凳这才发现原来是三皇子殿下,连忙行礼。赵载洵将暖炉递给了板凳,板凳连忙摇手道:“不用,不用,殿下,我们练武之人受点冻没什么的。”赵载洵也不在故作客气,问道:“要你准备的礼物准备好了吗?”板凳憨笑着:“准备好了殿下,东海国的镶钻玉笔。”赵载洵听这话心中也是大喜,拍了拍板凳的肩膀打趣道:“今天我教你个乖,送礼不在于贵与不贵,而在于心意,在于惠而不费,介于二者之间。”说着二人一起走上马车。

临近郊外,赵载洵掀开车帘,看着车外的惨状。所谓的天盛盛世下,京城内小邑犹藏万家,京城外却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几堆茅草遮不住漫天飞雪,一碗粥水填不饱干瘪的肚囊,那些被冻死在路边,墙角的尸体,被冰雪裹挟反倒显得厚实了不少,而那些活着的幸存者骨瘦如柴,有气无力的躺在地上,连呐喊不公的力气都没有。每年有无数人走向京城,有的人苦读十载,求得东华门外状元唱名,有的人惨淡经营,只愿他日翻身做主求得高官厚禄,而今天的他们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活下去。这竹门不会留下他们的痕迹,三代内的口口相传,终会被官家正史宏达的叙事所埋没,他们终将是天盛盛世下,无声的符号,被这个黑暗的封建时代扼住喉咙,仍由那些翰林宫的学士们,九州万方的官吏们为利替他们说好,为名代他们言难,却没有人真正帮助他们递上一个馒头。朱门也不会理解他们的苦难,他们不会理解珠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京城外,还有人为柴米油盐而丧命,愿意放弃自己的尊严只为一口吃食替人做牛做马,他们觉得这是对尊严的践踏,对权利的羞辱,是自甘堕落的证明,却忘记了他们活着的朴素愿望,就好像他们也不会理解一杯酒何以抵得上他们一年的粮食。或许他们中的任何人或好或坏,都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真正的面貌,但是却代表着他们短暂的一生。

赵载洵显然是朱门的代表,他也不能理解,他只是在寻找机会。突然,一对男孩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那年长的男孩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脚将另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替倒在地:“小兔崽子,把你的馒头给我”

那小男孩颤颤巍巍,将沾满泥土的馒头紧紧放在怀里,摇着头:“不要,求你放过我吧。我不想死,我以后还要回家照顾我娘。”说着跪在地上给那大男孩磕头

大男孩看见这样,便无半分怜悯反倒更是嚣张,一脚踹在小男孩身上,将他的头狠狠按在雪里。逼他交出馒头:“不识好歹,那就让你知道知道马王爷有几支眼”。

车内板凳看到这样子,不禁义愤填膺,请示后跳出车外。那男子正要继续动手打小男孩时,忽然感到臂膀被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抓住,下一秒疼痛无比,扭着身体,倒在地上。板凳一边拉起小男孩一边怒斥道:“你小子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倒是告诉告诉我马王爷到底有几支眼啊。”那男人打量着眼前的板凳,身着便服负剑站在面前,练忙磕头求饶,诉说着自己的千般无奈。车内的赵载洵听着板凳已经将那大男孩教训了一顿,也悠然的走下马车,对板凳说道不要无礼。他拉起跪在地上的大男孩,将一块玉扔在地上,不屑的说:“毫无礼义廉耻”那男子见状连忙收起,一个劲的磕头。正当赵载洵打算将小男孩一起带上马车时,忽然听到背后呲的一声。

赵载洵玩味的转过身问道:“你好像很不服气。”

那男子连忙道不敢

赵载洵将他的头抬起,冷冷的说:“如果不说实话,你今天怕是活不了。”

那男子见今天在劫难逃,所幸也豁出去了:“我是不服气,你天生富贵,有钱有势,而我呢无父无母,都快饿死了,谈什么礼义廉耻。你装什么大,要是给我个机会,谁不会什么礼义廉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