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我,才是布局人!(2 / 2)

加入书签

“启禀太尉!属下有罪,终究迟了一步!当属下带人赶到太守府时,贼寇鹿九已经点火!不过万幸的是,在经过一番鏖战后,贼人已被属下尽数诛灭!其寇首鹿九,也死在了乱箭之下!”

“刘使君和孔太守呢,可曾有事?”徐业淡淡地问道。

“二位大人有惊无险!只是孙叹县尉受了不轻的伤,好在无有性命之忧!至于其他官差,医官们也已在全力救治了。所需的药物、食物和水也都一应俱全,太尉尽可放心!”

“哦对了,照您先前的吩咐,属下也已将您的学生王珏、赵登、曹雅三人,全部带去了现场!”

“嗯,”徐业微微颔首,面色终于柔和了一些,“他们的表现如何?”

“回您的话,”史阿应声答道,“属下并没有提前透露这是您所设下的考验,但您的三位弟子还是没有丝毫怠惰,表现俱是上佳!”

“王珏公子见火势严重,人手不足,便主动请缨,挨家挨户的去劝说百姓挑水前往太守府;而赵登公子,则是自告奋勇的冲入前线,配合咱们的人扑灭大火。有好几次,赵公子都差点摔进火海,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至于曹雅小姐,因为身体柔弱,做不得体力活儿,只能跟着医官们抢救伤员。但过程中,曹雅小姐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娇贵之气。面对那些伤口恐怖、疼得鬼哭狼嚎的糙汉子,她不仅尽心尽力的照顾,还时不时的好声安慰对方,让大家儿着实感动不已。请恕属下直言,以一个大家闺秀来说,这已是相当了不起了!”

听到自己这三个弟子各显本领,完全没有给自己这个老师丢脸,徐业顿时大感欣慰。再观史阿的表情,几度欲言又止,仿佛还有什么话要说似的,徐业不禁眉头一皱,当即略微不满的说道:

“史阿,老夫曾说过,在我面前,只要是真话,便大可直言!怎么现在反倒吞吞吐吐了起来?”

“……是,”史阿叹了口气,声音突然压低了许多,“属下确实还有一事相报。在围剿那些贼人的时候,属下偶然发现,他们夜行衣的底下竟是披着官甲!想来,这些贼人的背后应该还藏着更大的黑影!关于这点,还请您……不得不防啊。”

“哦~就这事儿啊,”徐业斜眼看向李儒,眼中满是戏虐,“也对,咱们这位算无遗漏的李文优大人,怎么可能把宝全压在成不了气候的黄巾贼上呢?容老夫猜猜,既和豫州牧有仇,又看徐州牧不顺眼,还毫无底线、离此二州不远的……哈,无外乎是那位野心极大的寿春太守,袁术了。”

听到徐业直接爆出了袁术这个名字,李儒和贾诩顿时脸色大变!前者是没想到连袁术这条大鱼都被徐业给猜了出来;而后者,则是单纯地感到意外和恐惧。

因为……贾诩还没来得及向徐业汇报这件事啊!

那么徐业是如何猜出袁术来的呢?难道他果真是天神吗?细思恐极,贾诩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可怕,太可怕了。

“……所以,你的局,就是让我成为你弟子们的磨刀石吗?徐明松,你一直在冷眼旁观,哪怕牺牲了这么多人,哪怕有那么多汉廷的狗官因此而丧命,你都无动于衷、只想着你的弟子对吗?”

“如此,你又与畜生何异呢?”

事已至此,心如死灰的李儒再也提不起半分斗志了。在徐业面前,他现在只剩下了两片嘴皮子。

徐业面色如水,犹如一尊没有任何感情的伏魔罗汉。足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惆怅的叹了口气。

“你看,这就是你为什么让人觉得悲哀的原因。做事前,你叫嚣着要不顾一切,拉着这个世道重新跌回黑暗;做事时,你又不惜牺牲诸多无辜,只为满足你那可怜的狼子野心。现在事情脱离你的掌控了,一切都化作泡沫空影了,你又反来质问我为何没有早点阻止你,白白折了那么多条性命。”

“李儒,你知道吗?现在的你,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失败者的气息。弱小,卑微,可憎,并且还可笑。”

“其实你应该比我徐业更聪明、更工于心计,但你有些太自负了,自负到不愿意接受失败、不愿意承认失败。而我徐业不同,我一直坚定,成败与否那是老天爷决定的,不是我区区一介凡人。假如此番是你胜了,那我绝不会像你这样疯狂的转移话题、来为自己的无能而狡辩。我只会闭口不言,堂堂正正的为失败买单,如此,还能保全我最后的一点尊严与体面。”

“除此以外,你还有一个地方错了。你把我徐业……想得太仁慈了。”

听到这句话,李儒愣了一愣,突然哑然失笑。

“没错……没错……哈哈哈哈!确实啊,确实是我把你想得太仁慈了。”

“慈不掌兵,义不挂帅,当年杀伐果断的义军统帅徐业,又怎会因为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人命而动摇心境呢……哈哈哈哈!好一个徐明松啊,我输了,我彻彻底底的输了……”

这笑声相比之前,少了几分桀骜,却又多了三分凄凉。就在众人还在为徐业这盘大棋的布局而感到震惊时,李儒冷不丁的抓过贾诩手中的利刃,趁其不备,猛地用力朝自己脖上刺去!

“噗!!!”

随着一道血柱喷开,李儒瞬间像是被抽走了心魂儿一样,软绵绵的瘫倒在了地上。临死前,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血红着双眼、颤颤巍巍的指着徐业说道:

“徐……明……松……”

“你……手上的……血……不比我们少……”

“哈哈哈……我……我在下面……等你……哈哈哈哈……”

说完,李儒缓缓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这耀眼而又可悲的一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