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两万辆坦克(加更2)(1 / 2)
在历史上,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最终失败了,他们最近距离莫斯科,似乎只要再努力那么一下子,就能打进去了。
但是,他们最终却失败了,对苏联的作战,让德国由盛转衰,最终迎来了灭亡的末日。
这个结果,是让希瑞克唏嘘不已的,同时,他自己既然穿越过来了,就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提起这段历史来,总是会有无数的砖家叫兽们总结:德国要进攻无论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在其上的苏联,必然是失败的结局。
这纯粹就是扯淡,看看之前打的每一场仗,德国难道不都是以少胜多?如果这些条件达不到,德国就必然失败,那德国还打个屁。
世界上也没有战争了,两国有了争端,那就赶紧比比,我的面积比你大,人口比你多,资源比你多,你打不赢我的,这还真能让世界充满爱。
拳击手也不用打了,比比谁的肌肉更发达就行了。
战争,绝对不是历史学家嘴里的想当然的结果,是无数的因素最终累加起来的结果,后人都能够当个先知一般地指手画脚,只有真正身临其境的人,才是真正有资格发言的。
德国对苏联作战,完全有成功的可能,历史上有,现在就更有了!
历史上,德国的失败,不断地修改作战目标是一个大问题,先是要打莫斯科,后来就又要打高加索的油田,导致了部队无法集中精力。
当时德国也是没办法的,因为他没有石油,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利比亚的石油,就足够德国的战争消耗了,更何况隆美尔已经占领了苏伊士运河,继续向中东进发了,那里广阔的油田,足够支撑起来德国所有的战争。
那么,德国的战略目标,就是打到莫斯科!
灭亡一个国家,就是要占领他们的首都,当莫斯科被德国占领之后,苏维埃就灭亡了!对苏联人的打击,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的,当首都陷落,他们就会接受这场失败!
而且,另一个因素,就是德国已经解决了西线的问题,不用担心两线作战了,可以全力应对东线的战争。
“元首,我提议我们可以分三个方面进攻。”已经被提升为元帅的凯特尔说道:“我们和苏联的国界线是漫长的,从北到南,分成三路军队。”
凯特尔走到了墙上的地图前面,拿着指挥杆指示着上面的情况:“北面的军队,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这支军队可以和芬兰军队一起进攻。”
“中路方面,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这是实现我们战略意图的主要力量。”
“南路方面,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