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2章:莫惹老实人,陈执中的软肋(1 / 2)

加入书签

 三司使张方平的《论学子文弊书》,瞬间让朝堂变得热闹起来。</p>

一些具有明显“太学体”风格的文章也开始在官员们的手里流传。</p>

真宗时期,追求形式美、辞藻华丽的西昆体盛行,但因缺乏真情实感,遭到欧阳修、石介等人批判。</p>

国子监和太学的考生们不断调整风格,便逐渐发展成为了太学体。</p>

太学体无西昆体那般浮华淫巧,却变得晦涩难懂起来。</p>

简言之。</p>

太学体的风格就是不说人话,以险怪著称,且喜欢抨击时政。</p>

抨击时政这个特点,还真缘于石介。</p>

石介在讲课时,最喜的便是在讲究儒学之时,针砭时弊。</p>

最有名的,便是石介的《庆历圣德颂》,但此文文风,并算不上险怪晦涩。</p>

一时间,太学体在朝堂上火了。</p>

首先。</p>

翰林待诏丁度、翰林学士王尧臣率先表态。</p>

二人对张方平的这篇文章赞不绝口。</p>

称当下文风已坏,天下士子苦太学体久矣,理应摒弃太学体。</p>

紧接着。</p>

杜衍、吴育、陈执中上奏。</p>

这三位相公认为,‘太学体’文风本是抑制最初辞藻华丽的西昆体而来,虽然也走了极端,但仍有可取之处。</p>

此时更改科场文风,为时已晚。</p>

将会导致很多三年寒窗苦读的学子因此落第,建议维持原状,来年再进行调整。</p>

随后。</p>

国子监孙复上奏。</p>

他认为太学体并非晦涩难懂,他与石介也从未力挺过怪诞流荡的文风,乃是学子为应试,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文风。</p>

此风虽怪异,但敢于谈论时政,并非一无可取。</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