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红星机械厂(1 / 2)

加入书签

 在回去寝室准备收拾东西的路上,王烨脑海中浮现出关于红星机械厂相关的信息。</p>

从65年苏中关系交恶开始,苏联对于华夏就是一派虎视眈眈的模样,在华夏北方边境陈兵百万,甚至扬言要给华夏种蘑菇,三天时间就能直接拿下燕京。</p>

面对如此恐怖的强敌,华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而三线建设又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其中大三线指的是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主要在西南地区的诸多省份,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燃料动力、农业生产为主。</p>

而小三线则是在各个省市战略后方地区的建设,也就是非城市周边、非交通枢纽、非战略要冲等偏远地区,建设内容主要是中小型的军工厂。</p>

至于三线建设的目的,就是依靠这些位于偏僻之地的工业设施和军工厂,源源不断的生产各种武器装备食品和物资,以华夏巨大的国土战略纵深进行长时间的拉锯战,为华夏的存续和复国而战斗。</p>

所以从65年到76年,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超过两百家中小型的兵工厂被建设了起来,而这些军工厂也被称之为“小三线”或者“三线厂”。</p>

然后时间很快就到了七十年代末。</p>

随着国际局势的回暖,华夏和苏联关系的初步缓和,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再加上国家提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计划,导致这些中小型军工厂瞬间成了拖油瓶。</p>

毕竟这些军工厂只能生产各种武器弹药,没有战争他们就没有生产任务,只能吃国家的补贴为生,就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p>

如此情况下。</p>

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国家召开了多次会议,商讨关于“三线厂”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最后经过多轮会议的商讨之后,初步确定了逐步对这些三线厂进行军转民的处理意见,让他们进入民用工业领域,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保留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以备未来爆发战争的不时之需。</p>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p>

毕竟对于一家只会生产步枪和子弹的厂子而言,在不追加投资的情况下,能不能生产出什么民用的产品,且就算是生产出来了,能不能卖出去还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存在这样问题的厂子,全国范围内足有两百多家,所以想要自给自足,何其困难!</p>

正是因为如此,搞机械和电子的孙苍海院长和王烨,才被多次邀请参加会议出谋划策。</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