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胡惟庸开始搞事了(2 / 2)

加入书签

倒不是别的,是让他审核一下考题以及派驻各地的考官而已。</p>

没错,各地的考试都是由礼部安排人去各地监考的。</p>

连考题也都是礼部这边准备好,然后带过去的。</p>

故此,提前就得在礼部这儿审核。</p>

而胡惟庸作为名义上的主考官,他不仅得审核,还得签字画押呢。</p>

没他签字,这事儿就办不下去。</p>

胡惟庸自然没想着捣乱,虽然他早准备好了考题,可他那份题可不是为了童生试准备的。</p>

若是用到童生试上,那就有点太不当人了。</p>

毕竟,这就好比把高考题当中最难的一部分,全放到小学考试当中一样,那会让无数家庭跳脚骂娘的。</p>

那就已经不是得罪士子或者沾染些怨气的事儿了,那叫捣乱了。</p>

所以,等到几位副考官拟好试题送到胡惟庸面前,客气的请他点评的时候,他例行公事一般的看了起来。</p>

嗯,经义题、公文、写诗,都是最传统的考试题。</p>

这种考题,并不讲究什么推陈出新,反倒是只求一个稳妥。</p>

其实别看后世人都在骂科举考试何等的黑暗何等的枯燥,可实际上,在整个封建时代,已经没有比科举更好的上升渠道了。</p>

胡惟庸看着手里的考题就明白,经义题,考的是士子对于书本的了解,同时也是考察学生的核心思想以及思维能力。</p>

这里面其实并不是说你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行了,或者说,将文言文翻译出来,那种是教书先生的考核内容。</p>

到了科举的门槛,考核的更多的还是能力、心性、思维这些。</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