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唐皇读史(1 / 2)

加入书签

 史书,就这么轻易地的躺在了李世民面前。李恪是一点儿也不担心李世民这个帝王看过史书的后果。

见到史书,李世民直接忘了李恪的存在,迫不及待的捧起了其中一本。

作为大唐的皇帝,李世民自然最关心大唐是个什么样的历史,是以当即就捧起了最上面的那本《旧唐书》。

《旧唐书》是原本后人的称谓,用以区别北宋时期欧阳修等人所修订的《新唐书》,实际名字应该就叫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三年,时间更靠前一些,比起那本新唐书可靠性要高的多。

看到史书上所记载的,李世民的脸色开始了精彩的变化。

读到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不由得红光满面。

读到李承乾等儿子谋反的时候,李世民先是脸色涨红,牙齿咬的咯咯作响,旋即又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悲伤的不能自已。

读到李治登基为帝,收复高句丽之时,不由得开怀大笑,一点也不介意的向李恪炫耀自己还是有继承人的。

但读到李治英年早逝,大唐神器旁落。尤其还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还是李治的小妈,他李世民未来的才人。一下就让李世民脸涨成了猪肝红,刚才有多骄傲,这会儿就有多尴尬。

李恪明智的转过了头,啃起了桌子上的糕点。

读到神龙政变,李唐光复之时,又红光满面,大叹李唐皇室尽得人心,岂是区区一妇人可以把持的。

读到开元之治,李世民不禁大赞李唐麒麟子。可读到接下来的安史之乱,又气的跳脚大骂废物,称其怎么不早死二十年。

读到郭子仪单骑退回纥之时,忍不住心生向往,称其为社稷之能臣。

读到黄巢起义,千年长安被付之一炬,却又黯然神伤。

再往后,读到五代十国乱世称雄,自责的不能自已,认为是李唐的藩镇节度使造成了这样的乱象。

读到大宋高粱河车神满脸不屑,向李恪说,羞与其同为太宗皇帝。

读到大宋以文驭武,以致对外作战连连失利,忍不住斥责其矫枉过正。哪怕要避免五代十国的乱像,也有的是办法,何必如此极端。长此以往,必酿祸患。

读到靖康之耻,气愤的直接掀了桌子,哇哇大叫耻辱,扬言要灭了作为金人。

读到崖山之变,几欲口喷鲜血,连连痛呼蛮夷竟亡我中华。

读到元朝那段黑暗,几乎没了力气。

读到朱元璋横扫天下,再复神州,连连大呼奇男子,恨不能与之共醉。

读到永乐五征漠北,一路打到斡难河畔,李世民又不禁生出了攀比之心,大喊他要先这后辈一步封狼居胥,扫平北患。

读到李自成进京,不禁感慨王朝兴替,沧海桑田。

但读到满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却又脸色铁青,咬牙切齿的赌咒发誓,此生将其亡族灭种誓不为人。

读到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读到抗日战争,读到那段浸透了鲜血与耻辱的历史时,这位大唐皇帝双目赤红,怒吼着要平了这些化外蛮夷。

读到历史翻开新片,延续两千年的帝制终于走到尽头,这位帝皇又发出了震惊的感慨,大呼这莫不是孔夫子所说的天下大同?

李恪就静静的陪着李世民在甘露殿里发疯,也不去管外面发生了何事。

但他们却不知道,外面差点儿没发了疯。

……

次日清晨,皇后长孙氏端着碗莲子羹来到了甘露殿。但让长孙皇后意外的是,这里戒备森严,连只蚊虫斗飞不进去。

“娘娘请止步。”一个内侍站了出来,拦住了长孙皇后的凤驾。

长孙掀开了帘子,问道:“陛下可在殿内?”

长孙认得这个内侍,乃是陛下信任的人,平常传旨什么的都是此人出面。因此,长孙也是对其颇为客气。

“回娘娘,陛下正在殿中。只是陛下有旨,非旨意不得入内。”

“哦?本宫也不得入内吗?”

“还请娘娘见谅,陛下的原话是,非旨意,不得入内。”那内侍不卑不亢的道。

长孙皇后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宫门紧闭的甘露殿,便道:“既如此,本宫便不进去了。尔等好生伺候好陛下,万不可出任何差池。”

“喏!”

但李世民忘了,今日是朝会的日子。文武百官一看皇帝没来,不由得交头接耳,猜测起了皇帝在干什么。

自从皇帝登基以来,一向勤政,少有这种情况。因此,群臣不禁猜测可是出了什么事。

更要命的是,往日里的宰相此时缺了一位——杜如晦。

眼看着已经过了朝会的时间皇帝还没来,去请陛下的内侍却又被挡住进不去甘露殿,前朝人心便有些乱。

朝堂为首的几位大佬见此出面安抚了一下百官,然后由齐国公长孙无忌去请见皇帝。他是国舅爷,比起其他人来到底要多几分颜面。

不出意外,长孙无忌也被挡在了甘露殿外。

长孙无忌向内侍询问陛下在和谁相谈,竟忘了时间。

可那内侍却淡然一笑:“还请齐国公莫要为难咱家。”

长孙无忌一看对方口风如此之紧,便明白从这些内侍这里打听不到什么消息了。

可他长孙无忌谁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永徽朝权倾朝野,手段通天的大人物。一看甘露殿走不通,便立刻拐了个弯儿,找他妹妹长孙皇后去了。

知晓兄长的来意之后,长孙皇后无奈的叹了口气:“今早本宫便去求见了陛下,可也和兄长一般,被拦了下来。”

“哦?娘娘也不知陛下在和谁彻夜长谈?”

长孙皇后短暂的停顿了片刻,然后摇了摇头。

长孙无忌眼中精光一闪,却也不再追问,转而一脸忧愁的说道:“陛下如今不见人,可今日的朝会又该如何。”

长孙何尝不知道自家兄长的意思,可这会儿陛下不出面,也只能她这个皇后拿主意。

思索了一下,长孙道:“这样吧,还请兄长与诸公告知群臣,陛下龙体微恙,今日朝会暂且取消。令众臣各归其位,万不可误了国事。”

“臣领旨。”长孙无忌起身道。

送走自家兄长,长孙头疼的抚了抚额头,轻叹了口气。

陛下昨夜就是在她这里过的夜,她又岂能不知陛下在和谁谈话?只是既然陛下已经下旨,那她这个皇后便只能为其保密,当做不知道这件事。

而千里之外的莱州城,李恪离开的消息还是没有瞒得住李承乾这位太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