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赵佶心情很不好(1 / 2)

加入书签

 秦桧深知,以田十一的为人,只要开始报复,必定是一轮接一轮,不把所有要坑死的人弄干净是不会停下来的。

自从放出哲宗儿子谣言以来,秦桧第一次感到了害怕。他此时很想去见一见康王赵构,但却知道自己只要离开御史台就会被田十一的人盯死,甚至有可能杀死,所以他不敢离开。

良辰吉日这东西有时候还真有些道理,因为今日似乎是个让所有人沉思和恐惧的日子。

太子赵桓此时正在沉思着,他的心腹终于找到了燕春阁老鸨子的儿子,并且从其口中得知,收卖老鸨子的人,是康王府的一个管事。

郓王赵楷的脸色很难看,因为那日刺死叶柳的叛徒找到了,但却只是一具尸首。不过从种种蛛丝马迹看得出来,收买自己侍卫的那个人,很可能是康王赵构。

赵桓与赵楷各自坐在自己的府中,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出同样的感慨:“小看那个小王八羔子了。”

赵楷悄悄出门去见太子,太子赵桓却派人悄悄去找郓王,说是兄弟久不相见有些想念,不如一同赏月饮酒。

月亮没有看,因为屋子里只有油灯没有月亮。酒没有喝,因为阴谋算计自己弟弟的时候,还是应该保持些沉痛的表情,不然显得太冷血。

第二日果然没有朝会,但赵佶却收到皇城司察子的秘报,说是康王赵构似是欲行不忍言之事。

赵楷是皇城司提举,但并不是皇城司所有察子都是他的属下,皇帝陛下自然还会有些压箱底的心腹。若是一点制约赵楷的手段都没有,岂不是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儿子手里?今日秘报的察子,就是赵佶直属的。可这世上是人就有缺点,是人就会选择,这察子其实早就是郓王的人了。

这也不能怪这名察子,实在是赵佶对赵楷太好了,好到手下人都觉得郓王必定继承皇位的程度。谁又不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这是人类的通病。

“不忍言之事”本就是暗指,因为封建王朝有些话是不能直说的。曹操当年就行过不忍言之事,但在这里却能引申出两个意思来,背主、弑父。

两个意思实际也没啥区别,因为赵佶既是赵构的父亲,又是康王的主人。

赵构只有十几岁的年纪,对于一个小孩子要行不忍言之事,赵佶根本就不相信。但赵佶并没有呵斥一直信任的察子,而是直接灭了口。

察子死了,但赵佶的心里却起了疑虑,所以又派了个心腹的五品亲事官去查探康王。

答案依旧是欲行不忍言之事,赵佶继续发扬他的优良作风,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亲事官同样被灭口。

要说赵佶最信任的,一定是身边的十六名带御器械。所说的带御器械实际上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侍卫,可以带兵刃那一种。在皇帝身边能带兵刃的,一定是最受信任的啊,因为他们拥有着无数次杀死皇帝的机会。

这一次赵佶派了带御器械出去,而且派了两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