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蓄势(2 / 2)

加入书签

一旦这条补给线被截断,从珲春——东宁——虎头,6个要塞将会失去后援。布置了大量的远程火炮,和高射炮的这些要塞,根本不可能将大炮搬出来,来帮助11师团进攻。</p>

反而这些耗费了关东军大量金钱的要塞,将成为整个战线的累赘,也是整个战役的突破口。</p>

所以,牛岛满根本就不敢退出蛟河,只要3旅在老爷岭和威虎岭盘踞着,11师团就不能抽调兵力从两片区域撤离。一旦,3旅的进攻波及到了铁路沿线,在东线的关东军所有边防守卫部队,都将受到影响。</p>

几个要塞建工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都是去年刚刚建好的。</p>

内部的储备还没有开始,这就预示着,这些要塞,大部分都只有一到三个月的粮食和弹药储备。弹药还好一些,至少像虎头要塞还是有自己的小型弹药加工厂,能生产步枪和机枪子弹。不过炮弹就别想了,但这些生产线也需要原材料,没有原材料的进入,机器开动不了,自然说不上弹药上的自产自足。</p>

让关东军想不到的是,他们最精锐的国防要塞,会成为曾一阳的突破口。</p>

国防要塞是坚固,但要塞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关东军后方运送进要塞,维持要塞的运行。</p>

但补给线上,不管是铁路线,还是公路线,本身是没有多少抵抗能力。</p>

兵力匮乏的曾一阳此时,接到了一个好消息。</p>

中央已经决定派兵增援东北抗日战场,这个消息让曾一阳大为惊喜。中原野战军的9纵,2万大军,赶赴东北。</p>

其中要想冲破关东军在南满的防线自然不容易,但关东军已经被曾一阳拖住了。虽然战役已经发起了近一个月,不但曾一阳两支绝对主力还没有暴露出来,反而关东军的兵力,被进一步拉长。</p>

解放区内的小股游击队,本着痛打侵略者,对关东军的后勤补给线到处袭击。</p>

日军一旦出兵围剿,大部队一来,就成鸟兽散。让在三江省的驻守的两个日军师团苦不堪言。</p>

对付小部队,大炮飞机用不上,但出动骑兵,只要游击队往林子一钻,日军只能对着树林子发呆。不是没有日军想过进林子搜索,但一个月来的经验,让鬼子也知道,用十几人的伤亡,去抓几个游击队员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p>

捕兽绳、削尖的木头桩子,都有可能夺走鬼子的小命。</p>

导致驻守在三江的日军28师团怨声载道。师团长石黑贞藏一再向关东军司令部抱怨,士兵连一个安稳觉都无法睡,天一黑就要担心,躲在树林子的村民,从树林中窜出来,发对突然袭击。</p>

虽然每次袭击的伤亡都不多,而且村民进攻的武器也异常简陋。</p>

但随着士兵的伤亡,当地的游击队也好,武装村民也罢,武器越来越好。很多游击队都换上了日军的制式步枪。虽然很少拥有机枪,但日军对周围的山地和林地都不熟悉,导致行动处处受制。</p>

开始的时候是古老的弓箭,士兵受伤,也有被救活的可能;后来游击队的办法越来越多,有时候一颗手雷,或者乘着黑夜打上一枪。</p>

“每天,都在死人。士兵们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之中。皇军一进入该片区域,就受到了莫大的敌视,而村子在皇军进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弃,见不到一个人,粮食更是没有一粒。部队现在都居住在修建起来的营房中,大部分营房都修建了地堡等工事,要知道,在我们外面伏击我们的只不过是一些村民而已。”</p>

石黑贞藏痛心疾首的求救电报,让梅津美治郎久久不能言语。</p>

关东军在东北的残暴统治,自然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尤其是,早期的控制中,大量的屠杀,像哈东等地,几乎有一半以上的老百姓,都是因为拥护抗联,而死在了关东军的屠刀下。</p>

而在各地建立的军事堡垒,也为了守住堡垒内部的秘密,日军把参与日军国防要塞的中国劳工,在完工后,集体屠杀。</p>

在去年,东北各地都过类似的宣传。</p>

关东军无法禁止,只能使用强硬手段,搜出这类宣传单的人,就处以极刑。</p>

更是激起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情绪,而且家中有劳工被关东军抓走的老百姓家,更是担心亲人的安危。要想解开这个心结,也容易,只要让劳工回一次家,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但关东军工兵部长河田末三郎大佐根本就无法解释,因为人都杀了,也是司令部特批的,难道他变出来不成?</p>

五月的最后一天,曾一阳看着三江省、龙江省、松花江省,这三个伪满北部的边防省份。</p>

地图上,一个个点,越来越疏散,说明日军的拉网式围剿,组建开始转变成重点困守。</p>

机会在一点点的出现,这对于曾一阳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形势从最危急的时刻,渐渐的有向他有利的一方面开始转换。</p>

“一万多支步枪,散落这这片区域,半年的半军事化建设,让这片区域成了军民一体的防御阵线。”谢维俊还在为一万多支各种步枪而可惜,但这场仗打到现在,才有了一点意思。</p>

“一阳,别的我不说,这次远东苏联之行,对我来说是永生不会磨灭的惨痛记忆。”刘先河倔强的眼神,让曾一阳不由苦笑。苏联人天天希望,跟日本人能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能给去苏联打秋风的刘先河有好脸色?</p>

“你呀?”曾一阳无奈的摇了摇头。</p>

刘先河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去苏联的时间不太对头,而且身份特别,很容易加深苏日矛盾。一个是东北抗日野战军总司令部的三把手,竟然做客远东方面军驻地,要是让日本人知道了,正值苏日互补侵犯条约签订之期,远东方面军怎么敢,还拿武器支援中国抗日军队。</p>

刘先河见到了被苏联扣押的黄苏,还有探听到在抗联最危急的时候,去苏联开会的抗联总指挥赵尚志被关押半年。这一切,还是那个一直标榜的解救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共产国际所宣扬的,那个最伟大的国家吗?</p>

刘先河的出现,竟然让远东方面军,认为是个烫山芋,这更是加深了他的怨念。</p>

送给日本人,自然会和**的关系急剧恶化,远东方面军不敢做。</p>

曾一阳失去苏联的支援,或许处处艰难,但并不是说他没有冲破关东军兵力空虚的中部区域,退守察哈尔等地,进而退守关内。</p>

刘先河几乎最后是被赶着离开苏联的,不但没有要到军事援助,而且还看到了黄苏的困境,不过苏联方面也答应在形式许可的情况下,等黄苏‘病情’稳定后,送到东北。</p>

但此时,曾一阳的注意力怎么可能会盯在苏联?</p>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曾一阳哼哼唧唧的答应着刘先河,反而对着地图上,发生的一片空白区域,产生了偌大的兴趣。</p>

“命令1纵,派出小股部队,对宁安、牡丹江一带防御侦察。”曾一阳刚让电台发布出这条命令,就让谢维俊眼前一亮。</p>

“差不多了?”</p>

曾一阳点点头,说:“等的差不多了,是该收网的时候了。”说完,笑着拍打了一下胸口的那份电报,笑着对谢维俊说:“有这碗酒垫底,什么仗打起来都是底气十足。”</p>

“告诉满洲省委,要不惜一切代价,对白城、松原、哈尔滨、七台河四处日军机动兵站的监视,一旦出现兵力变动,立刻上报野司。”</p>

“好,要干就干一次大买卖。”谢维俊和曾一阳早就商量过,对关东军的国防要塞最脆弱的后勤下手,这次一旦进攻成功,那么日军的夏季围剿将不攻自破。</p>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