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战略被动(1 / 2)
“嗒嗒嗒……”负责掩护的重机枪猛烈的开火了,敌人被击中后就像笨重的木头那样“仆仆”倒地。WWW.tsxsw.COM黑暗中有军官在大声喊道:“快快过去”“火力压制”“开炮掩护”……</p>
爆炸的火光中,纷飞的子弹下,不断有战士倒下,但他们还是倚仗人数优势顽强的接近了吊桥。</p>
十几个狙击手趴在阴暗的角落不断开枪,在纷杂的战争上,除了有不起眼的枪声以外,很难找到他们的具体位置。鬼子的机枪射手、军官频频被击杀,甚至连残存炮楼里向外射击的敌人也不时被准确的子弹打伤打死。</p>
“轰,轰”两声巨响后,吊桥的铁链被手榴弹炸断,摇摇晃晃的落了下来。</p>
“冲啊”有军官从地上一跃而起,大手一挥,“杀鬼子啊”</p>
“冲啊”“杀啊”吊桥外面的战士们纷纷吼叫着猛地跳了起来,飞快的冲向吊桥……趁着主攻点吸引住了敌人的注意,另一支部队则用梯子从远处爬过了壕沟,突然发起了进攻,用手榴弹和**包接连摧毁了几处地堡后,在防守的鬼子侧面狠狠捅了敌人一刀。</p>
凌晨十二点左右,铁血青年军完全扫清了明古鲁村据点内的鬼子,在整个封锁线上打进了一个楔子。随后,一支穿着日本军服的三百多人的队伍从这个缺口进入了占领区,并向纵深挺进,而黄历下达了就地防御的命令,部队开始整修工事,迎击鬼子的反击。</p>
建立封锁线进行围困,这是鬼子在中国大陆惯用的战术,但也无一例外有个缺点。那便是因为兵力不足,要保证封锁线的严密,就只能牺牲占领区腹地的防卫。这个缺点已经被八路军所看透,敌进我进,派出敌后武工队,便是针对这个缺点所采取的相当有效的战术。有黄历这个指挥官,铁血青年军自然也就驾轻就熟地直击鬼子的薄弱之处。</p>
明古鲁村据点被攻取,邻近的鬼子据点也同时遭到了牵制性攻击,无法及时增援,等到牵制性攻击结束,鬼子防线已经被打开了缺口。</p>
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而在以绝对优势兵力消灭一个敌人时,可以同时结合牵制,迂回,包围突破的钳形攻势,尤其是继续突入敌人纵深之时,可以贯穿到底将敌人防御系统割裂分解。</p>
整个防线上的日军加起来兵力也不算太少,但散布于各个据点,各处皆守,也就变成了各处都不守。这很象防御战中缺乏纵深的兵力配置,被铁血青年军聚力一捅,便捅出了一个窟窿。而只靠邻近据点的反扑,兵力不足,无法撼动铁血青年军的顽强防守,而且又会出现新的薄弱之处。</p>
凌晨三时许,明古鲁村南侧重要支撑点马皮亚再次遭到了攻击,而这次不再是牵制性进攻了。趁着马皮亚据点的日军抽兵去反攻明古鲁,区忠率领的一支部队趁虚来袭。</p>
开始的一切就象是明古鲁据点的翻版一样,不过这边准备得更加充分,炮火更加猛烈。山炮、迫击炮全部开火,以其准确的猛烈轰击,迅速打开了突破口,连续摧毁鬼子的碉堡和炮楼,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p>
好钢用在刀刃上,几次战斗积攒的炮弹全部运来了,远处用火炮,近处则用手榴弹、**包开路,进行过模拟演练,熟悉了战区地形地势的战士们不断扑向敌人的阵地,和顽抗的日军在发烫的废墟上展开惨烈的交手战、白刃战,喊杀声惊天震地。</p>
战斗之初,据点的电话线就突然被切断,对外联络全部中断,探照灯也在铁青军中的狙击手射击下也失去了作用。</p>
早六点,马皮亚以炮楼为支撑点的外围阵地全部被占领,一个留守小队的鬼子连续反冲锋失败后,损失惨重,被迫退入最后的核心碉堡和一个不大的院落,妄图拼死顽抗,以坚持至援军到达。</p>
在机枪、掷弹筒的压制下,十几个士兵将三个经过加固的汽油桶状的东西架好,调整着角度加以固定,然后塞进了两个象小磨盘大小的东西。</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