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十章 解释(1 / 2)

加入书签

 “每年种出来的粮食吃都吃不完,如山如海的堆在哪里又卖不掉,到最后还要存起来,哪怕是放在哪里看,他们都是高兴的。哦,最后这一句是他们说的,原话!”朱寿满脸的无奈,越说越委屈。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嫌粮食多的时候。

韩度也是听的目瞪口呆,等朱寿说完了之后,过好几秒钟,韩度才回过神来,好奇地问道:“朱兄说的这个那些人,是谁?”

“还能是谁?就是从大明被流放过来的那些人呗。”朱寿的语速明显加快了许多,显然是有些不想提起这些人。

反倒是韩度听到朱寿的话之后,有些懂了。大明的百姓哪里过过粮食吃不完的日子?有再多的粮食,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继续种粮,存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已经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了,而是刻入基因深处的血泪教诲。即便是有吃不完的粮食,即便是种甘蔗也许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但是大明的百姓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种粮。哪怕粮食在吕宋根本就不值钱,他们也不会放弃。

摆摆头,朱寿长叹一口气说道:“算了,不说他们了。不过既然你要粮食,那他们的粮食也总算是有了个出处了。”

韩度微笑着朝朱寿点点头,皆大欢喜的事情,当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语气平静的说道:“这些粮食恐怕也是朱兄买来的吧,既然如此那就别说送了。秦王殿下有钱,我想朱寿即便是卖个高价,殿下也是会接受的。”

朱寿说要送给韩度,可是韩度却不敢收。一来,这事朱樉要的粮食,凭什么要自己来欠下这个人情?二来,若是一两万石韩度或许会收下,但是五百万石太多了,分量也太重。就算是按照现在大明的粮食的价格,一石也在七八百文左右,五百万石换成银子都是四百万两。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韩度怎么可能点点头就收下?

朱寿想了一下,见韩度执意如此,也只好点头说道:“也好,那就按照市价算吧。”

韩度离开安南的时候,就带走朱樉给的买粮的钱。毕竟朱樉现在急需粮食,能够用真金白银买到他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会天真的以为,真能够借到五百万石?

酒宴过后,朱寿没有丝毫耽搁,立刻下令调集粮食。而韩度则提前一箱箱的金条和银锭从船上搬下来,送到总督府。

方孝孺则无所事事的趁着这段时间在吕宋港闲逛,吕宋虽然生活的人大多数都是大明人。但是由于偶尔也会有西洋商人来此交易的缘故,街面上还是能够偶尔看到西洋人的。至于说西洋的各种玩意儿,那就要比人更多一些。

方孝孺走在大街上,目光如同微风一样拂过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各种各样的人和物给他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甚至这几日,他将吕宋港的街道走了一遍又一遍,却丝毫没有觉得发威厌烦,反而每一次都能够让他又更深更新的感受。

或许是吕宋的粮食的确是太多了,朱寿没有用几天便将粮食凑齐。而且还主动提出要派人给秦王殿下送去。

正好,韩度也不准备再回到安南,既然朱寿有意,那就正好顺水推舟。韩度将除了水师战船之外的其他船只,全部交给朱寿,然后便带着水师浩浩荡荡的向南而下。

来到旧港,方孝孺又再次被震撼了一番。他实在是难以想想,为什么在这距离大明的万里之外,还有如此多的人,如此的繁华之地。

站在船首上,方孝孺看着前方的港口一动不动,喃喃自语道:“这里的人看着好似比吕宋还多,这海外之地竟然有这么多人?”

韩度闻言侧头看向他,笑着说道:“这世上又不是只有大明,天下大着呢,人自然也多的是。”

方孝孺不解没有因为韩度的话而释怀,反而回头不依不饶的问道:“那这天下究竟有多大,究竟有多少人?”

韩度愣神了一下,忽然洒笑起来,颇为有趣的看向方孝孺,问道:“天下究竟有多大?你指的是什么?是土地,还是包括大海?”

“若是土地呢?”见韩度竟然真的能够回答的意思,方孝孺惊讶过后,便带着虚心的态度,求教道。

韩度低头估算了一下,用不确定的口吻说道:“如果光论土地的话,天下土地应该有大明疆土的十几倍吧。”

具体是什么比例,韩度也不清楚,只能够给出一个大概的答案。

听到天下土地有大明的十几倍之多,方孝孺心神震动,双眼瞪大了一下。连忙又问道:“那若是加上大海呢?”

“加上大海的话......或许有差不多百倍大小吧。”韩度随意的说道,然后笑了笑问方孝孺,“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方孝孺并没有回答韩度,而是直接问道:“那这天下的人,岂不是也有很多?就如同你说的那些西洋人?”

闻言,韩度郑重的点点头,说道:“当然,既然土地都有这么多,人也差不了多少。不说十几倍嘛,恐怕十倍还是有的。”

方孝孺一直认为大明乃是天朝上国,是天地的中心,大明的疆土和人应该占据这天下的大多数。但是韩度却告诉他,大明也不过是天下的十几分之一罢了。

“大明周边的那些小国我就不说了,你还记得曾经的西察合台汗国吧?”韩度准备继续和方孝孺解释一番。

方孝孺两眼看着韩度,下意识的点头。当初韩景云在奉天殿上凭数学造诣将西察合台汗国压下,闹的沸沸扬扬,他自然不会没有听过。

韩度转头看向繁忙的港口,继续说道:“这西察合台汗国,就在原本唐朝时期的西域位置,只是原本西域的数十个小国,被前元征服之后统一了起来,成为了现在的西察合台汗国。而前元鼎盛时期,共有四个汗国,有两个还在比西察合台汗国更远的地方。这西察合台汗国,论疆土、论人口,可几乎和大明差不多的。”

方孝孺猛然明白过来韩度想要说些上面,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在比西察合台汗国更远的西边,还有两个和大明差不多大小的国家?”

韩度先是点头,紧接着又摇头。面对方孝孺疑惑不解,韩度坦然回应道:“这样说也不对,那里曾经的确是有两个差不多的汗国,不过现在恐怕都已经变成几十个小国了。不过无论如何分裂,总体上的疆土和人口,是差不多的。”

说完之后,韩度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喃喃自语道:“不,或许在这些小国之中,已经又有统一的大国崛起了也不一定。”

方孝孺慢慢回过神来,不得不认可韩度的说法。一个大国就算是分裂成几十个小国,但是总体上的疆土变化肯定是不大的。至于人口,虽然会因战乱减少,但是也会随着安定下来,而慢慢恢复。

就在两人谈话的时候,韩度的旗舰已经慢慢靠向港口。在这过程中,韩度还专门朝港口上看了一眼,高大的龙门吊矗立在码头上。三个并排的高大身影,让人为之震撼。

韩度咧嘴一笑,看来这傅雍的速度还真是不慢,这才三四个月吧,竟然就立起来了。虽然没有看到开始吊装货物,显然是因为才刚刚安装,还不能使用的缘故。不过,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货物不断在港口起降了。

龙门吊是被拆开了运到这里的,自然需要重新组装起来。原本傅雍是想要到书院请孙贤出山相助的,但是孙贤正忙着研究韩度的十万贯悬赏,哪里有时间理会傅雍?

看着傅雍和书院也是熟人的脸面下,孙贤随手指了两个学生给傅雍。直言这样简单的事情,他们两人就能够做好,根本不用劳动他的大驾。

这两人也是孙贤的得意门生,当初也是参与了龙门吊的制作的。但是他们现在也对镇海侯的悬赏着了迷,本不愿意出海。

不过在傅雍强有力的金钱引诱下,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傅雍给他们开的价码是,一月一百贯,从他们离开书院的那一刻算起,直到再次回到书院为止。

如此闻所未闻的天价,一经传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好奇。甚至有人迫不及待地嘲笑傅雍,说他就是爆发户,就是想着花钱来吸引众人的注意,好提高他自己的身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