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盐铁之利必须收回(1 / 2)

加入书签

 韩度只好解释道:“皇上,海贸税是依托出海的货物来得。只要出海的货物越来越多,自然会连年增长。但是随着大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对货物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而这个时候,若是海外的市场开始饱和,货物的价格必然就会出现下降。出海是有风险的,一旦风险和利润不匹配,海商们就会不愿意再带货物出海。到了那时候,皇上还以往市舶司的海贸税不会出现下降吗?”

“还有,只要粮食充足,百姓的确会越来越多的。但是皇上不要忘了,先皇可是给予了秀才举人进士以优待的,他们都可以享受一定田税的减免。”

朱标顿时哈哈笑着摇起头来,说道:“你这是多虑了吧,天下才多少士子,他们才能够减免多少田税?”

韩度看着丝毫没有担心田税会出问题的朱标,他不会想到,百多年之后,大明朝廷会因此而到了无税可收的地步。

“皇上,若是他们规规矩矩的按照免税的田亩来,那自然对于大明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就怕他们贪得无厌,会疯狂的逼迫百姓投献,那样的话大明就算是有四海之地,也不够他们侵吞的。”

朱标顿时脸色一沉,说道:“那朕可以下旨,所有免税田亩必须要合乎规定的田亩数。一旦谁敢擅自接受百姓投献,便革去功名论罪。”

韩度微微摇头,说道:“皇上此举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不能一劳永逸。只要百姓身上的赋税还是如此沉重,那么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然会选择和有功名的人勾结,想尽办法来逃避朝廷的赋税。只要他们双方异口同声的不认,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好查实。

若是大明代代明君,那问题倒是不大。可是皇上以为,这可能吗?”

朱标虽然也想要他的后世子孙都是贤明的君王,可是连他自己心里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唉!那你有什么办法?”

韩度立刻正色回道:“臣以为,需要改变税收的结构,不能够再让朝廷对田税和海贸税的依赖过重。”

“继续说。”

韩度点点头,“臣以为,朝廷除了田税和海贸税之后,还应该增加现在商税的占比。”

“不想要提高商税?这恐怕有些不妥吧。”朱标都有些不愿意。

“不用提高商税。”

韩度笑着回道。

朱标越发的奇怪了,不禁问道:“你不提高商税,你如何能够提高商税的占比?”

韩度意味深长的看了朱标一眼,才开口说道:“其实货物不仅仅是来源于百姓和商人,自从开始设立作坊之后,大明的王公大臣们有不少都建造了各种各样的作坊,而偏偏这些作坊的货物是不用缴纳商税的。一户百姓一年也才不过织十几匹布而已,但是这些作坊一日就能够织出上万匹布,相当于十几万户百姓。若是能够将这些作坊都让其缴纳商税,那么商税必然会大肆增长。”

朱标愣神了片刻,抬手指着韩度的鼻子,大声喝道:“好你个韩度,原来你说了半天,竟然是在打朕的主意?”

马皇后留下来的两个织布作坊,自从用上了蒸汽机和纺纱机之后,织布效率堪称恐怖。一天织出上万匹布,并不是韩度在夸张。

“皇上,臣并不是在打皇上的主意,而是为了以后能够让其他作坊一样缴税。”韩度笑着摇头,解释道:“皇上别看现在其他王公大臣并没有建多少作坊,但是只要他们尝到建作坊的甜头,他们必然会大肆的修建作坊。到时候,若是皇上都缴税的话,那如何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税交出来?相反,若是连皇上都要缴税,那谁还敢不缴纳?”

作坊的收益有多大,朱标比谁都清楚。当初母后将作坊交给他的时候,把他都给吓了一跳。一个作坊占地不过百亩,看上去根本就不起眼,但是获得的利润却是种地的千倍万倍。

一想到作坊的巨大收益,朱标就不由得赞同韩度的话。现在大家都在闷声发大财,不管是他自己,还是那些已经建立作坊的人,都不会将这巨大的利益告诉别人。

但是想要永远保住这个秘密,却也完全是不可能的。恐怕要不了多久,随着作坊越来越多,这个秘密就会被天下人所知。

若不趁着现在作坊还不多的时候将赋税收取起来,等到将来作坊遍地的时候,再想要收取作坊的赋税,那难度不知道要比现在大多少倍。

见朱标开始犹豫起来,韩度继续说道:“皇上现在付出的只是一些小钱,和以后的巨大商税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以小钱搏大钱,皇上应该明白怎么选择吧。”

朱标顿时无语的看着韩度,虽然是小钱,但那也是他的钱啊!天下都是皇帝的,却要让皇帝缴税,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