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产业升级(2 / 2)

加入书签

“不会的。不会的。”胡致访连声解释着,“我明白了。这就是刘总说的腾笼换鸟的意思。笼子只有一个,放太多的鸟,最后大家都活不成了。”</p>

“好吧,我马上就交代几个主管委办局着手安排此事,劝说传统制造业逐步内迁。不过,林总,我把这些纳税大户迁走了,你可要负责帮我找到新的税源。”</p>

刘永灼装出郁闷的样子说道:“胡市长,你这可就是不识好人心了。我好心好意给咱们武汉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还被你讹上了。我本身就是企业,怎么能代替政府做这种招商引资的事情呢?”</p>

“刘总,小刘,刘老弟!”胡致访一口气换了三个称呼。</p>

“念在老哥我这么多年没有亏待过你们华扬重工,你就帮帮老哥不行吗?我们当然也会去招商引资,但你在国内制造业的影响力,那有谁能比得了啊?你如果能够替我们吆喝一声,可胜过我们招商局的工作人员们跑断腿了。”</p>

“小刘,这可到了考验你的时候了,你能够一口气到毫不相干的百色市去呆几个月,帮人家发展经济,这临到自己家的事情,你可不能坐视不管哦。不管怎么说,武汉可是你的大本营,当年……”邓汉生开始打算痛说家史了。</p>

“罢了罢了,我投降,我认栽。”刘永灼高高举起双手说道,“我知道我欠武汉的,谁让我最开始学习经营企业的时候,求咱们武汉市政府帮过忙呢。这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听胡市长的话就是了。”</p>

“这还差不多。”邓汉生笑道,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这一番嘴皮仗,不过是双方套近乎的一种表示而已。</p>

在涉及到武汉乃至整个鄂省发展的问题上,刘家父子从来都是非常热心的,现在刘永灼他既然提出在武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建议,在具体招商引资方面,自然不会袖手旁观。</p>

“我先说一个吧。”刘永灼正色道,“邓省长,胡市长,我打算给咱们武汉引进一家汽车制造厂,第一期年产轿车三十万辆,你们看如何?”</p>

“汽车!”邓汉生和胡致访同时惊呼起来,“和哪家公司合资的?”</p>

也难怪邓汉生和胡致访有这个反应,要说兴华社造船和生产机床,大家都是翘起大拇指说好的。</p>

可说道生产汽车,那可是天宇集团的看家本事,现在由陈永绵经营的飞马动力,车子都卖到欧洲和北美去了。甚至逼得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公司,不得不引进中国的机器来提升他们的汽车生产工艺水准,以应对来自飞马动力的强势竞争。</p>

“呃……”刘永灼挠着头皮,苦笑道:“二位大人,为什么一定要与其他公司合资呢。我们兴华社就不能搞自主的汽车品牌吗?”</p>

“自主品牌?”胡致访皱着眉头道,“刘总,不瞒你说。我们也动过搞汽车的念头,也去长春市考察过飞马动力集团。”…,</p>

“现在搞汽车,大家都是找一家国内知名品牌搞合资,既能够使用别人的技术。又能够借用人家的牌子,消费者也更认可这些声誉卓绝的老品牌。现在搞自主品牌的汽车,倒也有几家,可是都卖不出价钱啊。”</p>

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劝刘永灼不要年少轻狂。还是放低身段,去找天宇集团旗下的汽车企业合作。这所谓的国内知名品牌,除了飞马动力,也就那几家由原军车生产厂转型成私人汽车公司的企业了。</p>

这些公司才是汽车生产领域的扛把子,毕竟汽车生产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宽广,需要专门的加工工艺流程,没有相关方面的技术积淀,短时间内根本难以发展壮大。</p>

刘永灼也知道这情况。但他还是有着自己的打算:“胡市长。你有所不知。其一,现在造汽车已经不算什么高科技了,浙省的江陵汽车,不也是由工人用榔头一下一下敲打出来的,人家不也上市了吗?我们没必要一定要用别人已有的成熟技术。”</p>

“其二,我们兴华社近年来已经开始涉足汽车装备生产。我们集团下属的柳北锻压机械厂所制造的汽车冲压生产线,现在已经打进了国际市场。连美国人造车都用我们的设备。我们还需要去找什么人来帮忙吗?”</p>

胡致访听了也开始沉思,然后点点头:“嗯。听你这样一说,倒也的确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个消费者对于新品牌汽车的态度,恐怕一时还是改不了吧?”</p>

刘永灼笑道:“胡市长,你有没有注意过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元的讲话,内阁反复地提出自主创新的概念,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p>

“我估计,过不了几年,国家一定会推出更大力度的保护国有品牌的政策,比如说,规定政府用车中间,必须有百分之五十是自主品牌,你想想看,这将意味着什么?”</p>

“你确信?”胡致访瞪大了眼睛看着刘永灼,眼神中已经满是崇拜之色了。</p>

这政府采购,不可能只照顾那些大型汽车企业,考虑到培养多样化的产品市场以及杜绝垄断经营,联邦政府高层肯定会花更多的力气去扶植那些新兴的汽车公司,其他的民族汽车品牌。</p>

只要有一定的政府采购份额到手,那么自己的汽车公司就可以渡过早期艰难的打拼阶段,快速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前景。</p>

根据兴华社从内阁得来的消息,刘永灼判断不久之后联邦政府会把自有品牌轿车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并规定采购比例,这同时是来自于他父亲的判断。</p>

当然也加进了刘永灼自身对当前发展趋势的判断,而在胡致访的眼里,却深知刘永灼是掌握了某些内部信息,只是用一种比较艺术的方式泄露出来而已。</p>

无论是胡致访,还是邓汉生,都知道刘永灼不仅有个好家世他自己更是在内阁和国务院有一大群朋友,人脉关系之广,远在他们这些地方官员之上。</p>

他们以前经常要找刘浩然聊聊天,从他嘴里探听一下未来的政策走向,并将其作为制定本地政策的依据。</p>

在过去十几年中,邓汉生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受益匪浅。</p>

武汉市能够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屡屡比其他地区先行一步,这当然是得益于刘浩然的远见。</p>

现在则轮到了刘永灼,随着刘浩然渐渐淡出经济界的圈子,刘永灼的光芒也渐渐显露出来,不弱于他的父亲。</p>

听到刘永灼的判断,胡致访有了信心,他看着邓汉生说:“邓省长,我觉得,刘总的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政府部门采购公车已经要求必须是在国内生产的,未来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要求是自有品牌。”</p>

“目前国内的自有品牌轿车不少,可市场前景远远没有到饱和的地步,其中的利润绝对惊人,如果咱们武汉能够搞出一个自有品牌来,那可又抢到一步先机了。”</p>

</p>

“我觉得有道理。”邓汉生点头表示赞同,“不过,小刘,你能保证咱们造出来的自有品牌轿车,性能不比那几家老品牌差吗?如果造出来的只是低档车,恐怕竞争力也不会太强的。”</p>

刘永灼对此事比较笃定:“毫无问题。咱们自己造的车,和国内的顶级车没法比,但达到中等水平,替代一些中端民用车,应当是没问题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