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阿敏归来不是少年(1 / 2)

加入书签

 形势很明显,女真在追求速胜,朝鲜国已经被打怕了,去年二贝勒阿敏进攻的时候,他们几乎是一溃千里,仅靠毛文龙带着东江军苦苦支撑。

如今一年过去,朝鲜是大周的忠实仆从,但军队仍没有战斗力。

毛文龙成了东面的保护神,唯有他才有希望挡住女真。

副将陈继盛问道:“将军,军队已集结完毕,我等何时出发?”

毛文龙没有立即下达命令,在于他没有摸清女真的突袭,在两路大军攻陷城池之后,他们接下来会如何?

陈继盛又提醒道:“前不久袁督师的信中,是否有安排?”

毛文龙点头,袁可立和皇帝的推测一样,预料女真如果进攻会首选东面,毛文龙和他的朝鲜盟友将会迎战女真主力。

袁可立已经告诉他办法,并嘱咐决不能对别人说。

因为,那个办法很不厚道。

袁可立清醒的意识到,让女真取得胜利没什么。但如果能拖住他们,让女真陷入朝鲜战场没法抽身,这才是大周朝能够取得的更大胜利。

因此,袁可立建议毛文龙不要轻易的决战,应该充分发挥水路优势,攻击小股的女真骑兵,坚持皇帝曾说过的“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十六字基本方针,只要让女真人始终有后顾之忧,他们便不能迅速的打趴朝鲜。

切记!切记!不要轻易的正面决战。

毛文龙没有搞清楚敌军动向,并没有轻易的出动军队。袁督师已经告诉他了,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要管朝鲜人是否水深火热,只为最终的胜利准备。

为什么这封信不能外传,主要是担心朝鲜人看了寒心。

其实也不能怪袁可立,毛文龙加上朝鲜军队,在正面仍然不是女真铁骑的对手。

历史上朝鲜曾经出过精锐军队,但最近几十年的朝鲜国力疲弱,要不是大周帮忙,他们很多年前已经被丰臣秀吉派出的队伍占领。这几年对女真作战更是不堪一击,甚至连守城都守不住,已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猪队友。

毛文龙骚扰女真骑兵,便是给朝鲜减负,如果到时候还是保不住城池,保不住国都,只能怨自己不争

气。

前方有快船驶来,带来女真最新的动向,济尔哈朗的两万军队在攻取铁山后,已经直奔朝鲜国都的方向而去。另一路三万军队由皇太极亲自统领,占据义州后驻扎下来,留下至少五千人守城,剩下的人缓缓向我皮岛前进。

毛文龙感叹,皇太极太瞧得起我们东江军了。

济尔哈朗两万人便想攻取朝鲜国都,未免有些看不起人。

皇太极守在义州,保证自己有个基地,然后率主力来皮岛决战,这摆明是对东江军很忌惮,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皮岛远离岸边,东江军这边大小船只几百艘,女真人拿什么攻打?

毛文龙完全可以避而不战,先拖住皇太极的前进步伐,不信朝鲜人连两万女真人都对付不了。

蓟辽总督袁可立老当益壮,他从未像今天这般兴奋。

皇太极率五万大军东出,那老巢还能有多少守卫?

作为“老狐狸”级别的人物,袁可立很清楚皇太极的套路,他玩的仍是十几年前萨尔浒之战的套路: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皇太极期望集中力量快速打败东江军和朝鲜,先解除来自东面的威胁。然后会挥师向西,与大周朝决一胜负。

袁可立没有急着直捣沈阳,他派出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吴襄、祖大寿等多路人马,分别进攻大凌河以西的所有被敌方控制的要塞、堡垒,首先完成任务的第一步,那就是将女真人彻底赶出这片区域。

任务完成的很顺利,因为兵力不足,女真主动放弃了多处堡垒,仍有人坚守的也很快被打败,袁可立达成目标只用五天时间。

接下来,他要实施行动的第二步,那就是派出船队控制大凌河,并在河上修建浮桥,供队伍来往通行。

这是一招典型的“不知进,先知退”,给大周军队想好了退路,避免被人切断归途后全军覆没。

完成这项工作后,袁可立信心满满,让关宁铁骑和步兵缓缓推进,随军的还有红夷大炮和虎蹲炮,始终保持战斗阵型,想着稳扎稳打先立于不败之地。

手下将领不理解,性情耿直的祖大寿过来问:“督师,兵贵神速,趁着女真主力不在,我军轻骑偷袭,夺了他的沈阳城如何?”

吴襄附和道:“祖将军说的有道理,要是等皇太极率主力返回,我军的优势便没有了。”

袁可立并没有同意,他承认此刻兵临沈阳城,很大概率会捅了皇太极的老巢。

但是他没有冒险,原因是大周朝不需要冒险,只要按部就班的对阵,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论国力,大周朝强出太多,女真人却吃不上饭。

论军力,大周可以损失几万人,女真少了这么多人会完蛋。

袁可立坐拥强大后盾,从一开始便是稳扎稳打,虽不至于取得大胜,却也能避免大败。哪怕是皇太极率领主力来了,他的军队仍可有一战之力,而且后路都在自己手里,想退军也是可以的。

更关键的,所有人都建议偷袭沈阳,袁可立却坚持拿下辽阳。

理由很筒单,辽阳更近,沈阳太远。

如果放弃辽阳进攻沈阳,很可能被人断了后路。

更何况,沈阳的守卫力量更强,而辽阳极有可能兵力不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