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孤山堡突围(2 / 2)

加入书签

毛文龙手握宝剑,双眼凝望西方,不知朝廷的援军会不会抵达。

前两天,他曾有机会逃离此处,后来听说女真的三贝勒莽古尔泰反了,皇太极派出主力部队追杀,留在孤山堡附近的少之又少。

如果那时候毛文龙得到确切消息,率军杀出去必胜无疑,说不定还能活抓皇太极。

可皇太极瞒过了他,将留下的人全部洒在外面,装出一副兵强马壮的样子。毛文龙虽然怀疑,却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直到女真主力返回,毛文龙方才懊悔不已,又一次被皇太极给骗了。

毛文龙一直认为,自己能坚持的比女真人更久,哪怕没有朝廷派来的援军,一样可以从容的离开。

可是他错了,女真人竟然坚持到现在。

“杀了五十匹战马,将士们饱餐一顿,然后随本帅出城杀敌。”

没有战马了,他们全是步兵,真刀真枪的干一架,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记住了,必须保持阵型,必须团体作战。另外,绝不能慌乱逃窜,那样只会送命,根本不可能逃掉。

公孙剑说服了众位将领,包括那个领头拦阻的陈奇瑜。

陈奇瑜又一次被皇帝拒绝,从他第一次跟随皇帝作战,便提出火炮的无差别攻击。皇帝拒绝了,理由很奇怪,皇帝说要给军卒一个杀敌和自救的机会。后来他又提了很多建议,多数都被采纳,有一些还是被拒绝。

皇帝好几次说过,主意是好的,但不适合。

另外,皇帝还说过,做谋士的,做军师的,想法多是好事,哪怕是阴招、损招,尽管提。但是做统帅的,做主公的,必须甄别挑选。

也就是说,提建议是军师的本职,如何选择是统帅的能力。

公孙剑放弃稳固的关卡,带领大军向敌方步步紧逼。

出关三十多里,他见到外喀尔喀的大军。密密麻麻的,据说他们有三万人,一眼望去还不止。

公孙剑让军队停住,摆出稳守反击的阵型。

军师陈奇瑜凑过来,说道:“陛下,外喀尔喀经历与科尔沁的大战,还有这么多日的攻城,人数不可能越来越多。”

公孙剑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了陈奇瑜,好好看看。

马背上的陈奇瑜仔细看过,似乎懂了。

人群里,有的人骑着马,也有人跟着马跑。还有一些人被绳子检成一串,跟在马屁股后面。

‘如果朕猜的没错,他们是要撤退。

陈奇瑜也是这样认为,经历最近连番苦战,外喀尔喀损失惨重,加上缺少粮食供应,女真那边什么忙都帮不上,承诺的东西也给不了,这让外喀尔喀诸部心生退意。

之所以有的军卒没马,原因很筒单,已经吃掉了。

要知道,外喀尔嘻是最靠北的蒙古,行军时他们平均有三到四匹马,现在居然人均不到一匹,可见最近食物有多么短缺,导致他们吃掉太多的战马。

还有那些被绳子拉着的人,应该是就地抢的,并非为了带回去做奴隶,很可能是为行军路上准备的食

物。

没错,他们已经到了吃人的地步。

外喀尔喀大军出动不是来作战,而是准备返回漠北。

陈奇瑜建议,可以放他们离开,假装没有发现。如此便可相安无事,辽东战场不会受到外嘻尔喀的影响。

公孙剑又一次摇头,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说过掷地有声的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些外喀尔喀人不远千里跑来捣乱,几乎将科尔沁部歼灭,又围攻此处关卡这么久,他们手里有我们将士的鲜血。

更何况,公孙剑认为,女真百姓很快是大周的百姓,怎能任由敌人带走,在路上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吃掉?

在公孙剑命令下,明军主动挡在了外喀尔喀大军的必经之地,炮口指向了行进的敌军。

公孙剑没急着发动进攻,而是派人去敌营送信,把掳掠的百姓交出来,可以放他们过去。

身边的刘文炳不懂了,陛下刚才不是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吗?怎么转眼就要放他们?

公孙剑吩咐陈奇瑜,快告诉刘大人答案。

陈奇瑜道:“陛下之意有二,一为救百姓于水火,二为怠慢外喀尔喀军心。”

如果现在发动进攻,估计外瞎尔暗挡不住炮火袭击,但敌营中被绑缚的百姓逃无可逃,他们多半在战乱中丢掉性命。

公孙剑拿出巨大的诱惑,让外喀尔喀人就范,先救下百姓,再讨论作战的事情。

至于第二点,公孙剑偷偷为双方力量对比定下基调,大周朝是强势的那一方,外喀尔喀类似于丧家之犬。他提出让对方过去,那是一种怜悯,一种赏赐。

如果外喀尔喀接受了,在他们过去之后,明军便可以攻击了,并没有违背刚才的承诺。

到那时,外喀尔喀士气已经低落,被追着屁股打,死伤绝不会小。

这有点类似于当年苻坚大帝的淝水之战,原本队伍只是后撤一点点,结果演化成一场大逃亡。

公孙剑要的是军心的微妙变化,是己方士气的暴涨,以及敌方的颤颤巍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