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认卑鄙 三(2 / 2)
日理万机的方副台长想不通,小跑来汇报的李主任可明白得很,财经记者不比社会新闻记者,更不是娱乐记者能比拟的。李家明作为神话般崛起的经济人物,财经记者怎么可能不去他老家调查研究?靠着一些道听途说与蛛丝马迹,记者们很容易发现当年华居集团的猫腻。
等领导问起时,拿得定领导意图的李主任,连忙解释道:“领导,我们的记者去过他老家采访。他们家的华居集团在起步的时候,虽然当时的书记、县长、常委副县长没有受贿的嫌疑,但有贱卖国有资产的事实。现在的华居又在走以前的老路,垄断了袁州市近70的竹木加工业,而且还在往邻近县市扩张。
可是,从效果上来看,又是企业、政府、老百姓三方共赢。据赣省的数据统计,袁州市今年的财政收入将增长3179,七个林业县财政收入增长2718,农民纯收入增长1942……,挤掉可能的水分,估计也是增幅巨大。”
怎么会这样?方副台长的眉头皱得更紧,侵吞国有资产不是什么大事,国有企业改制时比比皆是,何况是一个小县的国有资产,那又能有多少?重要的是李家明身上不能有污点,央视将大奖颁给他,也就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其的认可,想把他作为雷锋式的人物宣传,不希望他日后被人找出不足之处。
国人为什么津津乐道先贤如何?就是因为死人已经盖棺定论,不堪之事都装进了棺材,可以任由世人美化、神化。
“领导,您多虑了。华居是华居,李家明是李家明,虽然华居集团是他父亲创办的,但他本人的起家很清白,靠的是食用菌种植、销售。据说,因为某些原因,他与他父亲在高二时就分家了,华居收购县里的厂子,还是他用他自己的公司搞的日元贷款,现在他父亲的扩产还是他注资四亿美元,他并没有从华居集团拿钱。”
这就是汇报工作的艺术,先把问题在私下场合提出来,再给出合适的答案。李主任的用心,方副台长心里有数,也明白了当初李家明的屁股与祖坟之说。什么分家,什么日元贷款,独生子的家庭,还不是父子一体?没有实力雄厚的华居集团,李家明哪来的那么多钱搞hu?
这就是人至察则无徒,真要细究,李家明身上也有资本的原罪。只不过,这种原罪是不能深究的,也无法深究。协助县里修建隧道,将一个贫穷的林业县变成富裕的工业县,还对全市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果官媒、政府去追究原罪,整个政局都会受影响。
领导没有明言,但李主任能领会领导意图,保证道:“领导,李家明先生是值得宣传的典型人物。现在的富人热衷于炫富,我们需要这样热心公益事业的先进模范人物。
热心公益事业?
作为执掌官方喉舌的方副台长,哪会不知道美国那些慈善基金会的猫腻?不可否认,那些基金会确实做了不少慈善事业,但富人们热衷于建立慈善基金会,更重要的目的的避税!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高得吓人,向慈善事业捐赠可以抵税,而那些慈善基金会的运营还不是所有人说了算?从左口袋把钱挪到右口袋,却避掉了动辄30——50的税,哪个富豪不会热衷于公益事业?
这话方副台长不会说,同样了解情况的李主任也不会说,等领导拿起桌上的文件时,微微躬身而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