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攻打都灵(2 / 2)
路易叹了一口气,面色凝重看着地上的骑兵,只对他点了点头。</p>
兵会意之下,便立刻换了一匹马,和其他两位骑兵分别朝左中右三个方向跑去。</p>
他们不是普通的骑兵,而是传令官。之前,路易特派了其中一人去都灵劝降,结果显而易见,对方拒绝了。</p>
既然敌人想要玉石俱焚,路易也就不必再妇人之仁。</p>
法军所装备的是十二磅火炮,虽然按照火炮等级,十二磅火炮只是野战炮,其火力比起攻城炮级别的二十四磅火炮来说要差许多,但它并非不能用来攻城。</p>
相比起法军差强人意的攻城装备,都灵的城防却堪称欧洲第一。</p>
都灵位于波河上流的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城市的东北正东东南皆为水。由于它地处亚平宁西北部,为富庶的波河平原西面门户,因此,自罗马时代以来便是战略要地。</p>
16世纪中期,当时的萨伏伊公爵将首度迁都至都灵后,便在城市面朝陆地的西北角修建了一座五角星堡垒。17世纪后期,都灵在经过市区扩展规划后,又被加修了包裹了整座城市的城墙。</p>
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法兰西与萨丁尼亚敌对,路易十四的大军在攻克了萨伏伊尼斯和都灵周围所有的城市后,以四万大军将只有一万五千守军的孤城都灵包围。然而,在都灵牢固的防御工事下,法军在围攻了117天后,无可奈何在都灵付出了三千八百人阵亡六千人被俘的代价,撤围而去。</p>
正是这场都灵包围战的失利,扭转了法兰西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优势,也正是这场战役,最终促成野心勃勃的萨伏伊公国升格为王国,并取代法兰西在意大利北部的地位,成为意大利北部的强国。</p>
六十八年了,都灵。法兰西人回来了。路易望着正对面的五角星堡垒,自信地微笑着说,这次可不会像1706年那样空手而回。我可不是当时的法军统帅,战争没有必要打上一百多天,三个小时就足够了。</p>
当年的法军统帅是一位防御型将领,依靠防守反击的战术,常常将神圣罗马帝队击败,而在攻城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当年那一百多日的拉锯战,究其原因是没完没了地挖掘壕沟隧道。</p>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攻打防守严密的堡垒的战术,便是在堡垒防御火炮的打击范围外开始挖掘壕沟隧道。在挖掘出一条与城墙平行的壕沟后,从其中一处挖一条垂直的隧道,前进若干米后,再挖掘一条平行壕沟如此下去,在防守方火炮无法打击到的情况下,攻城方便可以轻松地将战线推进至敌方城墙下。到那个时候,即使不展开攻城,也足够依靠优势军力的威慑,促使防守方意志崩溃,最后不战而降。</p>
这一传统的攻城战术,虽然自被发明以来,便被屡试不爽,但对现在的路易来说,却如同废物一般无用。而且,这种步步为营的隧道壕沟战术,只可能对城内没有任何资源的城堡或城市有用,对都灵来说,却根本没有效果。</p>
都灵即使是被包围,也不是一座孤城。它与欧洲的大多数城市不一样,当年萨伏伊公爵在对其进行扩建时,便是按照罗马风格规划修建,因此,罗马时代所有的城市输水管道也被建立起来。都灵完全可以依靠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来防御任何敌人的包围。都灵当年能够抵挡法军一百多日,其主要原因便是于此。</p>
路易面对着这座欧洲有名的坚城,可没有像这个时代的将领那般墨守成规。在军力足够强,士气最够高,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他干脆放弃了较为保守的攻城方法,一上来便全力攻城。</p>
如路易之前所预知的那样,都灵城内的防守力量并不强。法军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受到一些零星的炮击外,并没有遇到成规模的弹雨。而在法军炮兵到达攻击范围内后,都灵守军便在法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无法在开炮。</p>
都灵城的城堡足够坚固,防御火炮也全部完好,弹药也足够充足,可是,他们的人却并不怎么样。</p>
守城的士兵并非是精锐,精锐部队,包括有战斗经验的民兵,此时都被抽调去远征法兰西,这是其一。</p>
炮兵不是普通的步兵,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够熟练操作火炮,可萨丁尼亚大部分炮手都被国王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三世带走,留下的一些人数太少,而且技术不精,不仅无法令所有的火炮开火,开火的那几门也无法精确命中和快速打击。这是其二。</p>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人员问题,便是他们的指挥官。</p>
萨丁尼亚的指挥官,居然十分低能地将本就不足的兵力资源布满所有城墙,最后导致了兵力分散,无法集中都灵原有的防御优势。</p>
同样的问题早就被路易发现了,他虽然已经有了一套攻城策略,可是,正是因为敌方指挥官的弱智,他才能够格外地无惧自信。</p>
更多到,地址</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