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嘉庆1(2 / 2)

加入书签

“嘿嘿!”刘德哑然失笑,“所以我说我老了,人一老,就固步自封,瞻前顾后,处处小心谨慎。我观顺宜今年已是四十不惑,精明强干,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今后还需多多谏言。”</p>

“这个沈某明白。”沈义伦慨然道,“世事纷乱如此,沈某原不过是在家乡教书为业,闲时读书,聊以自慰。自归入韩侍中幕下,身感侍中为人忠良,仁慈爱民,又智勇双全,沈某虽不材,愿为侍中效命。”</p>

二人一边说着,一边策马疾驰,追韩奕而去。</p>

远远地,刘德与沈义伦二人就看到韩奕停在野地里,不知什么时候郑宝带着满面尘色,单骑从洛阳找了过来,正在跟韩奕说话。</p>

“刘叔,朝廷下了敕令,命我嘉庆节赴朝!”韩奕对迎上前来的刘德说道。</p>

三月初九为嘉庆节,便是皇帝刘承佑二十岁的生日。</p>

“还有谁要一同赴朝上寿?”刘德皱着眉头,问郑宝道。</p>

“回刘叔,这次奉命赴朝向陛下祝寿的,有邺都留守高行周、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昭义节度使常思、安远节度使杨信、安国节度使薛怀让、成德节度使武行德、彰德节度使郭谨、保大留后王饶,另外还有府州折从阮。”郑宝回道。</p>

沈义伦惊讶道:“难道朝廷欲移镇吗?咱们侍中为西京留守,不过才半年!”</p>

“我镇洛阳,惩贪罚奸,宽民济贫,恢复民生,又修水利与漕运,一切才刚有起色,便要奉调离开。问政时短,如此治理一方,我纵是有通天之能,也无补于事。”韩奕扼腕叹息道。</p>

“朝廷如此做,是为防止诸镇尾大不掉之故,并不出人意料。”沈义伦道,“正如侍中大人所言,治理一方虽要得人,但更要持之以恒,善政岂能半途而废?况且我洛阳乃西京大都会,物产富裕,非他镇可比,拱手让于他人太过可惜了。”</p>

“不如上万民书,说是我兄长极得洛阳人拥戴,愿朝廷勿移调他镇。”郑宝说道。</p>

“不妥,这一招别人早就用滥了!”沈义伦摇头道。</p>

刘德搜索枯肠,却想不出朝廷的用意:</p>

“高行周在邺都,慕容彦超在郓州,符彦卿在兖州,他们都是极有势力之人,朝廷要移调他们,倒是天经地义。折从阮为府州豪强,更应该移镇。杨信不过是承父荫做上了节度使,因为他父亲杨光远的原因,此人一向低调,在安州也颇有善誉,只是在镇有不少年月了,移镇也理所当然。至于武行德,好像在镇州也不太久,况且此人资历甚浅,也从未听说有让朝廷忌惮之处。可命我们侍中也赴朝上寿,这倒让老夫难以理解,难得咱们侍中只是陪衬?”</p>

“朝廷使者,可还在洛阳?”沈义伦这时问道。</p>

“昝少尹正陪着朝廷使者。”郑宝想了想回道,“听昝大人叮嘱说,此人是茶酒使郭允明,须小心应付!”</p>

韩奕等人听了郑宝的禀报,个个面面相觑。</p>

“郭允明是皇帝身边近臣,宣藩臣赴朝上寿,中书一纸敕令即可,岂须要此人亲自来宣敕?”刘德失色道。</p>

“侍中是禁军大将,被人认为是杨、史、王、郭四大臣一系的人。陛下要郭允明来传中书敕令,怕是另有图谋,侍中不可不防!”沈义伦猜测道,“昝大人如此叮嘱,怕也是这样想的。”</p>

“这情势很是明了,杨、史等人把持朝政,几乎架空了皇帝的权力。皇帝无兵无权,如今他年纪渐长,恐怕对大权旁落寝食难安,就怕皇帝打上了咱们侍中的主意。”刘德点头分析道,“依老夫看,皇帝这是想拉拢咱们侍中,可是他也不想想,这样做太过明显,恐怕偷鸡不成反失把米,又给咱们侍中惹来麻烦。”</p>

“或许陛下如此做,这是故意的呢?”沈义伦却给出不同见解。</p>

“这又何解?”韩奕奇道。</p>

“陛下明知你与郭公交好,又知你与杨、史二人常有来往,故意让郭允明来此,就是要在你与郭、杨、史之间制造事端,让他们对你心生不满,最好让你百口莫辩。”沈义伦道,“如此一来,你不得不向陛下交心。”</p>

韩奕听罢,冷哼道:“陛下怕是太高估自己了。”</p>

“若果真如顺宜老弟所言,侍中怕是唯一的受害者。你以弱冠之龄,位兼将相,已为世人所瞩目,但你根基实浅。陛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你若是果真与权臣生隙,让陛下有可乘之机,将你拉拢过去,让自己掌握一支可观的兵马。你即便是猜出了陛下用意,没有入了圈套,陛下也达到了目的,因为权臣们再也不会如以前那样信任你重用你。”刘德满心忧虑地说道,“只是陛下这样做,难道不怕惹权臣们发难吗?”</p>

“依我看,陛下如此做,损人不利己!”韩奕恨恨地说道,“朝廷要解我兵权,只须凭史弘肇一句话,与皇帝有何干系?当今最紧要的是,我不能放弃义勇军。”</p>

“世事便是如此,稍有不慎,便踏入了雷阵之境!”刘德评价道,“看来我得准备好一大笔钱。”</p>

原野上,风忽然大了些,在这原本阳光明媚的仲春二月,韩奕忽然感到一股寒潮扑面而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