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子深意解读大会 下(1 / 2)

加入书签

 “仲达对天子的解读,果然是入木三分啊,我看,怕是已经不弱于种卿、贾公了吧?”

司马懿闻言虽然面有得色,但口上却还谦虚道:“哪里,哪里,懿年轻识浅,又行差踏错的与吕布牵扯上了姻亲的关系,还需要诸公对懿多多关照啊!”

这也是司马懿这次之所以如此好不藏私的替他们解读的最大原因。

众人自然齐声附和,然后好一顿肉麻的捧着司马懿又聊了两句,这才进入下一个议题,却还是杨彪开口问道:“诸位,天子有意将南阳的勋贵全部搬迁至河南尹,看起来,天子必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了,是另类的徙陵?还是大家觉得还有什么深意呢?”

闻言,所有人都严肃的把筷子给放下了,毕竟相比于吕布家眷如何处置,这徙陵之策可真是国本之策,更是千秋之策,这要是在执行的时候有一丝一毫的理解偏差,是要遗祸百年的。

所谓徙陵,其实是西汉的制度,字面意思是强行迁徙富户之家去为皇帝们修建和守护陵寝,就是说如果你们家人口太多,也太有钱了,就强迫把你搬到长安附近去,用一种相对比较粗暴不讲理的方式强硬的拆散豪强形成的土壤。

顺便还能取天下之财充实长安。

当然,在后来在执行的过程中守陵的成分愈发的减少,只剩下一个名头,反而在长安周边修建了好几座专门用于高消费的城市,将他们进行统一的安置,还会赠予相应的爵位来作为这些徙陵富户的奖励。

说实在的这条政策真的可以说是万世之法,因为在封建社会,尤其是汉朝时期土地兼并是无法避免的,豪强的形成更是无法杜绝。

前文说过,能生,并且团结才是豪强出现最根本的原因,直到这一大家子中有人混上了两千石,这一大家子就会慢慢从豪强往士族蜕变,你朝廷管得再宽,难道还能管得着人家生孩子么?

徙陵的好处就在于此,人口多了,就往关中迁一部分么,而人过来了,钱自然也就过来了,再封点爵位,两全其美,多好。

当然还是那话,封建社会,乃至于现代社会其实都是不乏有识之士能给得出真正的好政策的,问题在于执行。

事实上这个徙陵的政策没多长时间就名存实亡了,到了西汉末期便基本被废除,到了东汉时更是连提都已经没人提了。

最根本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因为自文帝以后爵位愈发的不值钱了,西汉的皇室在没钱的时候往往都会售卖爵位,到了后期爵位这东西,除了最高等级的关内侯和列侯,剩下的爵位你有钱就能买,通常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到了东汉时大家更是连买都懒得买了,以至于刘协这具身体的亲爹汉灵帝卖爵位卖不出去只能卖官职的地步。

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西汉时随着关中愈发的繁华,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这些富户搬迁过来有钱也没处买地。

反正最后这政策稀里糊涂的就流产了,总共实行了也没几年。

天子令南阳勋贵迁到河南,虽然实际上一天正事儿也没干过,但本职官职确实是河南尹的司马懿自然就更上心了,这事儿,终究不还是他的本职工作么?当然要与朝中诸公好好分说明白了才行。

“表面上来看,天子确实是在重启徙陵之策,徙陵之策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的妙策,这个自是不必说的,这次以勋贵入手先行开刀,却是干脆杀猴敬鸡了,试问连勋田都给换了,那些富户土豪,还有什么能耐,能躲避征召呢?天子谋算向来深远,想来,此前重行二十级军功爵制,也是在为此事而做铺垫吧,给那些勋贵们参政、议政的权力,自然就是让他们徙陵的补偿了。”

众人纷纷点头,这些,自然都是表层意思了,他们也都是看得出来的,只是天子向来神鬼之谋,大家总觉得,此策之中应该会含有更深的深意。

就见司马懿问荀悦道:“仲豫以为,此策还有什么深意呢?”

荀悦想了想答道:“正如仲达所说,天子此举,在于杀猴警鸡,嗯……这样说或许也不妥帖,老实说,天子推行军、民两屯之法,行府兵之实,老实说,没机会进行民屯的家族,至少四十年内,是没机会自称豪强了,所以天子此策针对的,其实是那些已经行了军屯的人家,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尤其是杨彪、李典这等真正利益相关之辈,听得全都极为认真。

便听荀悦继续侃侃而谈道:“越是人口繁盛,武德充沛的家族,就越是容易出将,家中出将,自然也就出侯,曼城,还是以你们家为例,过个三年五载,一声令下至少万的兵卒,总还是能以你们李家马首是瞻的吧?”

李典闻言面色变了变,这话,却是稍微有那么一点诛心的。

然而,这确实也是事实。

这,就是刘协改革的这一套措施的弊病所在了。

实际上刘协的这套军屯之法,已经无限的趋近于隋唐时期的府兵制了,这套军制具有动员性强,成本低,将士们闻战则喜等诸多优点,绝对是平天下的妙法,朝廷的兵马在两年时间里脱胎换骨,也是多亏于此。

不过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这样的兵制之下,培养出几个军功贵姓实在太简单了,彼此之间互相再联个姻亲,立时便是庞然大物。

为什么北魏以来北朝普遍强盛,但皇朝更迭却跟走马灯似得,一般没研究过南北朝历史的人除了隋唐之外一个也说不出来?

为什么李渊振臂一呼,仅太原义从就招呼了三万人,甚至他女儿都能在长安周边几乎是顷刻之间就聚拢了十万兵马?

为什么杨坚都当上皇帝了,却还怕老婆,被老婆欺负之后赌气的离家出走皇帝都不当了,却还要被大臣追回来回宫道歉?他那个老丈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为什么可以嫁给三朝皇帝?

为什么初唐自建立以来,打李渊开始一直到李隆基,就没有一次的皇权交替是靠父死子继的顺位继承?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太子都要造反?真的是因为好孝么?

说白了这套制度对皇帝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几乎是逼着所有的皇帝必须英明神武,水平稍微差劲一点,分分钟就会被推翻。

也就是唐朝,一连好几代都出了还不错的君主,君主不行的还有老婆顶上,这才在这套变了态的制度中生存到李隆基时期。(然后府兵制就瓦解改募兵制了,然后就军阀割据了)

眼下,在东汉,这群当世最顶了尖的脑袋瓜固然不知道四百年后发生的事情,但是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