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调查(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的普及,小儿结肠镜检查应用越来越广泛。肠道准备作为行肠镜检查的基础,直接影响肠镜的诊疗结果。相较于成人,儿童的重要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认知、沟通、耐受能力较弱。儿童的消化道结构在不同年龄阶段也存在较大差别。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儿童消化内镜相关肠道准备的循证指南,因此在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国际标准的儿童肠道准备循证指南,对于指导我国儿童的肠道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联合多学科专家,基于现有证据,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系统,遵循国际指南报告规范,制订我国儿童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以期为儿科医师提供指导与决策依据。

随着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的普及,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检查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肠道准备质量直接影响消化内镜的诊治结果。

中国儿童消化内镜医生多年来一直参考成人指南及国外儿童指南进行肠道准备,然而事实上,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消化道解剖结构差异较大,各重要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认知、沟通、耐受能力均不同于成人,国内外药物应用及内镜技术发展水平有差异等原因,故亟需制订中国儿童消化内镜诊疗相关的肠道准备指南。

目前国外儿童肠道准备最新参考标准为2017年由欧洲胃肠内镜学会及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协会制订的儿童胃肠镜指南。

国内最新参考标准为2018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发布的。

这两个指南中仅简单提及肠道准备方法,并未给出详尽的推荐意见。而在临床工作中,儿童内镜医师更需要的是涉及不同年龄组患儿肠道准备的饮食限制,宣教,泻药的选择、剂量和时机,辅助药物和特殊情况等诸多方面的标准。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

本指南旨在指导和促进儿童消化内镜医生更规范、更科学地进行儿童肠道准备,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儿童消化内镜肠道准备质量,最大程度使患儿获益。

一、

指南制定过程

1指南制订方法

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与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儿科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由grade中国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提供方法学与证据支持。

本指南启动时间为2020年4月15日,定稿时间为2020年10月7日。

本指南的制订方法和流程主要基于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以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并依据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和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及报告指南。

2指南制订工作组的组建

本指南成立了包括儿科、内科、外科及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在内的指南制订工作组,主要分为指导委员会、秘书组、证据评价组、共识组和外审组。所有工作组成员填写了利益声明表,不存在与本指南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

3指南的注册

本指南已经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原则对最终纳入的10个临床问题进行解构。

根据解构的具体问题进行检索:

检索dle、thechranelibrary、ebase、episteoniko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主要纳入系统评价、ta分析、网状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病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类型的证据;

检索医脉通、esge、美国胃肠内镜学会以及美国结肠和直肠外科医师学会等机构官方网站,纳入消化内镜肠道准备领域相关指南;

补充检索谷歌学术等一些其他网站,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参考文献列表。所有类型的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1日,检索方式为每个临床问题具体的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发表语言限定为中英文。

完成文献检索后,每个临床问题均由2位证据评价组成员按照题目、摘要和全文的顺序逐级独立筛选文献,确定纳入符合具体临床问题的文献,完成筛选后两人进行核对,如存在分歧,则通过共同讨论或咨询第三方协商确定。

7证据的评价与分级

证据组使用系统评价偏倚风险评价工具量表对纳入的系统评价、ta分析和网状ta分析进行偏倚风险评价。

使用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和加拿大卫生经济研究所量表等对相应类型的原始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评价过程由两人独立完成,若存在分歧,则共同讨论或咨询第三方解决。

最后,使用grade方法对每个临床问题的证据体质量和推荐意见强度进行分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