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陶制(2 / 2)

加入书签

陶器的烧制就全然不同了,它是将一种物质改造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人类按自己的设想用人力去改变天然物材质的开端。

遗憾的是因为没有确切绝对的文字记载,所以关于陶器是如何被发明的以及产生的确切时间,学者们至今众说纷纭。较为流行的一种推测是,沾有黏土的篮子偶然被放置在火旁,经火烤发硬,成为不易透水的容器,原始人由此得到启发,产生了效仿的念头。经过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良,人们最终发明了制陶技术,即把经水润湿的黏土塑制成型,晾干以后用火焙烧,最后制成坚硬耐用而不易透水的陶器。

如果再次从源头梳理,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体现之一便是那些保留至今、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古文明遗迹遗物,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物质文化的所有领域。早在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就有一批文人士大夫开始研究古器物。

他们主要从事对有刻铭文字的青铜器和石碑铭的研究,所以称为“金石学”。后来,人们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古物中更为广泛的领域,统称为“古器物”或“古物”。明清时,又有了“古董”、“骨董”或“古玩”的称谓。

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逐渐统一使用“文物”一词。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从未间断,特别是最近20多年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建筑工程广泛动土,自然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宝库。

而随着考古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也不断面世。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那么具体到技术层面,陶器是用泥巴也就是俗称的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

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从地球内部炽热的熔化物质到寒冷的地表,从危岩幽谷到铺在行人道上的沙,到处都是硅的化合物它的确是自然界最广泛的矿物,也是最值得人们注意的矿物,因此在很久以前人类开始利用它

中国上古时代的制陶工艺,就是利用硅石的极好例子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发现一个距今已有一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从中发掘出残陶器90余片,全是夹砂红陶,质地粗糙,掺杂着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质松易碎陶片厚薄不等,胎色以红褐色为主,也有呈红、灰、黑三色器内壁凸凹不平,没有耳、足等附件

这些情况显示出当时制陶的原始性陕西华县老官台出土的陶器,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考石发掘充分证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一开始,许多地区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