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秦拾言(2 / 2)
旁边早有家丁仆人把小丫头带到后面,几下功夫就换好了衣裳,再出来时,却是披挂上了一件小巧的小梅花碎边的披风,乖巧的下丫头整张脸都躲在高高竖起的毛裘里,煞是可爱。
“这位道长,您救了我们家拾言,我夫妇二人无甚感激。来人。”
“夫人。”一个官家模样的人从船舱里走出来,恭谨地行礼,却有些官宦人家的作风。
“把刚才许诺的千两黄金的宝钞金票呈给这位道长。”
“不用,不用,如此小事不过举手之劳。相见便是有缘,有缘。”李灵犀倒也并非不喜钱财宝物之人,只是在他看来,钱财宝物须得取之有道。比如前面那妖人,自相残杀,李灵犀自然是遇到了就不会错过。反正出来混的,他们也知道做人的运气,不过是时长时短,遇到自己了算他们倒霉。自己以后遇到别人被欺负了,那算自己吃亏。可这谢礼,他却不愿收下,难得做件好事,这厮也当时愉悦一下心情了,如果提到钱,那真是晦气。
李灵犀这不说还好,一说出有缘二字,那夫妇和贵公子两人眼中顿时如同冒出光一般,见贵人了。
“鄙人秦海,斗胆敢问这位道长仙乡何处?”自称黄天的贵公子又是一礼,倒是惹得李灵犀颇为不便,刚想走却又觉得有些不近人情。
“我乃清源山道士,化外之人。”
那有些嗔怪自己丈夫啰嗦,却是行了一个福,说道:“不瞒这位道长,我家拾言从小体弱多病,前些日子更是有位算命先生说我家拾言命中有一劫数,须得宁水之上方有高人能解。不料今日老天开眼,让我们遇到了道长。”
“二位莫以高人相称,修道之人性喜自然,只有达者为先,哪有高低之人。”李灵犀年纪不大,推辞起来却是一套一套,别人倒也不笑话他。他倒是隐隐听出这两夫妇还有什么事说。“二位有话不妨直说,小道尚有要事,不便多留。”
那自称秦海之人说道:“不瞒道长,那算命先生说我家拾言必要拜那高人为干爹,方能平安一世。还望道长怜悯,我家拾言体弱多病,如果不借此改运,他日怕是命途多舛。”
家丁们都被挥退了,两夫妇也没有了顾忌,却是齐齐跪地求道。两人何等身份,从那气质和穿着来看,李灵犀便知道不凡,如此一跪,他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道家喜好自然,这俗家子嗣之事怕是有些不妥。虽说形同过继,却是有些不好。”李灵犀推辞道。
那道:“道长刚才亲口所言此事乃是有缘,更言及性喜自然。道长救人在先,便是有了缘法,我家拾言拜您为干爹却是因果之后。道长既然修道随性,又何必拘泥于小事呢?”
“哈哈哈。......好,好一个因果之后。”李灵犀拊掌而笑,那贵公子看起来也就是正气了一些,他这夫人却是能言善辩好不贤惠,李灵犀也被说服了。
“拾言,还不过来见过干爹。”夫妇二人大喜,急忙把那个有些害羞躲在身后的小孩拉过来,要她行礼。
李灵犀见那丫头,四岁的年纪却是长得一副美人胚子,此时稚气未脱,看起来更是讨人喜欢。两个小辫子钻出披风大帽挂在耳边,怯怯的眼神中,又带着几分调皮,乍一看去,却是小小淑女风范。
“干爹在上,受孩儿秦拾言一拜。”秦拾言小丫头个头虽小,倒也有模有样地行了个万福儿,惹得李灵犀好不喜欢。
“哈哈哈.....没想到我李灵犀未婚却有子,甚好,甚好。”李灵犀也是随性之人,他早已定下这辈子修道的方针——盗天之道,若要如此,必然就要心随一己之好,不被那世俗之烦扰所困才好。十七岁年纪当了别人干爹,他非但不怕,反而觉得缘法巧合。
那秦海夫妇取出了孩子的生辰八字给了李灵犀,李灵犀收起来后却犯难了。这种有些类似‘闯亲’的拜干爹之事他从小就听过,那是民间的习俗。现在人家给了孩子的生辰八字,自己要还礼啊。
“也罢,终究是我李灵犀的小闺女,干爹总得有些表示。”李灵犀潇洒一笑,手中一摊却是显出一个袋子,上面一个金灿灿的福字好不惹眼。“拾言,干爹知你家中金银不缺,这里却是有样东西正好给你做了见面礼。”
李灵犀虚空急指,以秦拾言生辰八字为引在那福袋上刻画了一个烙印,以后她只须心念间便能使用福袋,而不需真元。福袋虽然比不上道家的芥子神通,但终究是金蟾之宝,也非寻常。以前也不是没有道士杀过金蟾,可惜没有同类告密,居然没有几个人知道金蟾腹中有乾坤之物。
“谢谢干爹。”
李灵犀随即便告诉了她那福袋的基本使用办法,小丫头调皮,心念一动便将右手一个啄子收了进去,再一心念动,啄子又凭空出现。小丫头倒是好奇无比,哪里知道自己爹爹娘亲眼里,早已布满了震惊般的神情。
“二弟,我们还不知你祖籍何处,日后也好寻觅走亲。”秦海夫妇也知道了李灵犀的名讳。刚才这位干爹送出的礼物,秦海夫妇是怎么也不会在认为李灵犀是普通道士或者游方的武林高手了。隐隐间,他们觉得,或许有些传说中的事,正在眼前上演。
李灵犀想了想,说道:“我乃石塘县平遥镇人氏,现在清源山中修行,我既然做了拾言干爹,自然要保持联系。以后孩子有什么事,你们托人送信到平遥镇李有福家,他们会转告我的。”
“不如相伴游河?”
“秦兄,小弟实有急事,就此别过吧。拾言,干爹临走之时送你一句话:岁月随心,终会淡然,望你好自为之。你有福袋在身,日后干爹若是有空,自会去找你。”
李灵犀话音刚落,人已经翩然出船,在那碧波之上几个起落,却是作歌一曲踏波而去了:“我本山中人,奈何未成仙,宁河秦拾言,却为我之子,哈哈哈......”
宁河之上自然是歌颂声一片,人人都道神仙难寻,没想到却是亲眼见了翩然而来,飘然而去的道家高人。
许多年后,宁河之上多了一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正是一道士,背剑而立矗立河边,被当成了河伯一般的供奉起来。说来也奇怪,从此宁河再也没有水患,寻常有人跌落水中都会被暗潮推上岸。宁河渐渐也多了许多神仙传说。
那雕像上也有书画名家刻上了字,藉以缅怀,正是那:“我本山中人,奈何未成仙,宁河秦拾言,却为我之子。”
【不知道是怎么了,我前面的章节感叹号惊人的多,不是读者发帖提问,我还没发现。从这章开始,我会修改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