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向北(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二夜。

鞑靼土蛮越会州而叩边关,兵锋抵喜峰口,欲乘夜而入,长城边将急报京师。

帝惊,急招内阁并兵部深夜入宫商议,萧公时任文华殿大学士,亦奉诏入宫,因列候补,称“听政”云。

“咚……咚,咚,咚”

“东方明矣,四海威平,凤鸣,丑时!”

乾清宫丹前的四座鎏金香炉,不紧不慢的吐出一丝丝甜腻的檀香。上百盏明烛微微的摇曳着,把两只铜鹤的身影拉得老长,正聚在了隆庆帝的身上。

“诸位都是两朝的元老。”隆庆帝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若论起军政,朕兴许尚且不如。”

“辽东军败,想必诸位已是知晓。”隆庆帝自嘲苦笑一声,“到这时候,朕才知道,这个皇上当真是不好当。”

“适才军部又报,图门兵锋已抵喜峰口,诸位卿家如何是看?”隆庆帝一语既毕,落下眼来只看着众人。

“陛下。”兵部尚书杨博上前一步,“鞑子冬春之际,缺衣少粮,兴兵叩关向来常见。臣以为,只须吩咐边军力守,拒鞑靼于长城之外,时久必退。”

“只是……”杨博微微顿首,“眼下辽东新败,兵力大损,又折总兵杨照,需得尽快周张。”

“杨卿所言有理。”隆庆帝点了点头,“杨卿既掌兵部,此等之事,便与内阁诸位相商而行便是。”

“臣,遵旨。”杨博应了一声。退入列中。

“殿中六位大学士,难道再无话说?”等杨博退下,隆庆帝的目光又在四边略扫一圈。

“杨尚书所奏,正是臣等所思。”内阁首辅徐阶,见其他几个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略一思量,开口说道,“三万骑兵,虽是大损,可依我大明国力。也并非伤筋动骨。只要杨尚书安排无误,臣等一应接应协办便是。”

“哦。”隆庆帝应了一声,又是微微点头,目光却转到了萧墨轩身上。“萧卿,你可又何见地?”

“万岁。”萧墨轩尚未开口,便听见殿门外一声轻呼。

“报。”隆庆帝猛得抬起头来,朝着门边看去。

“启奏万岁,适才兵部来报,土蛮谋喜峰口未遂,转古北口。溃边墙而南,掠顺义、三河。”殿门开处。冯保疾步而入,大声奏倒。

“无能……”隆庆帝的眼间渗出一丝怒意,包括冯保在内的殿中八人顿时也是一起低下头来,不敢仰视。

“严防死守,可是防得住,守得住?”隆庆帝“轰”的一拳砸在案上,立起身来。

“皇上。”徐阶咽下一口唾液,“鞑靼南下,向来攻我长城卫戍一点,我军虽陈兵百万于境。亦难相顾。”

徐阶说地倒也是实情,明廷虽陈兵近百万于九边,可是漫漫万里长城,分了开来。除了几座大的关隘,各个点上,并没有太多的兵力。

“长城年年修。鞑靼年年入,且还是不如拆了算了。”隆庆帝冷哼一声,拂袖坐下身来。

此言一出,除了萧墨轩之外,也是人人面面相觑。

“皇上,当立刻下旨戒严京师,以防鞑靼。”徐阶也是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那明年呢?后年呢?”隆庆帝冷笑一声,不以为然,“朕和太上皇,还有你们,都被困在这京城里头,任由他们胡为,又与“庚戍之变”何异?”

“咚……”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是受了一记重锤,压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萧卿,适才朕问话于你,你尚且未答。”隆庆帝回过身来,目光又落到了萧墨轩身上。

“圣上。”萧墨轩四顾一眼,似乎有些犹豫,但立刻又鼓起了勇气,“臣以为,依眼下形势,当是以议和为妙。”

“议和?”大殿里头,顿时就像是炸开了锅一般。

“陛下可依土蛮所愿,封其为王,允其纳贡。遣使议和,请其退兵。”萧墨轩咬了咬牙,将话一口气说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