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闹剧收场(1 / 2)

加入书签

 第六百六十八章闹剧收场

徐良亲笔写下的檄文现在就摆在赵桓的案桌上,之所以称它为“檄文”,是因为这篇文章虽说是对于折可求出城传诏的答复,但它却将矛头对准了以黄潜善为首的大臣,指责这些逆臣胁迫太上皇发动政变,罪不可恕。赵桓当然明白徐良和折彦质的用意,他们不将矛头对准自己,一是不想让赵氏颜面扫地,进而引起人心húnluàn;二是也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拉拢人心。

“徐绍这个儿子,还真是颇有其父风范。”赵桓面无表情地说道。

黄潜善跪在他案桌前三步远的地方,双手撑在地上,额头挨着地面,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赵桓语毕,抬起眼皮看他一眼,无力道:“起来吧,别跪着了。”

“臣本着一腔忠义,与朝中有志一同之人,拥立陛下复位。今内外汹汹,皆指臣为jiān逆,万望陛下救臣!”黄潜善哀声道。折彦质拒绝了引yòu,态度鲜明地支持“太子”,这等于宣告黄潜善等人的末日到了。

城中的兵力是绝对打不过勤王之师的,所以动武不行;他们拥立太上皇复辟,既得不到赵谌的承认,也没有大部分朝臣的认同,更无法取得外头军队统帅的支持,所以讲理也说不过去。文的武的都不成,那还有什么办法?

黄潜善预感到,他完蛋了。

应该说,他出来挑头迎太上皇复辟,sī心肯定是有的。虽然受朱胜非举荐,回朝任参知政事,但他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顾埋头办事,不敢多说一句。这种日子,他实在是深恶痛绝。至于公义,倒也不是没有,他本人政治立场并不坚定,早期倾向主战,但那不是为了恢复故土,还都东京,而是为了保持现状。女真人一再进攻,灭宋之心不死,他怎么能不主战?

但是现在,力量此消彼长,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大金国没有能力灭亡大宋了。所以,他认为,战争应该结束了,守着南方富庶之地,兼有川陕从旁牵制,这样也tǐng好。而赵谌这个皇帝有着年轻人的通病,一腔热血随时都在沸腾,早想着要作中兴之君,要恢复江山,要洗雪国耻,这跟他的主张大相径庭。而处在原来的位置,他是绝对不敢说出口的。

趁赵谌到葛岭迎道君遗体发动政变这个主意,其实最先就是由他提出来的。赵桓一伙人当时还琢磨夺来道君丧礼的主持权,借赵谌近期犯的一连串错误,来发动复辟之事。

可惜,前后二十来天,这场戏好像就要落幕了。黄潜善怎么也想不到,那些平时指责官家最起劲的官员,竟然也是这回反对太上皇复辟最坚定的人。直到现在,他才相信,原来人心不止思定,更渴望雪耻,渴望荣耀。

首相当了没半个月,转瞬就要成过眼烟云。功名利禄在此时已经不打紧了,他现在担心的是,性命。徐良,这个中书政事堂里的同僚很抬举他,直接将他“认定”为此次事变的主谋,这个说得简单点,就是谋逆,尽管本朝有“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祖训,可从来都要排除一条,那就是谋逆。

一旦勤王之师进城,他很有可能是头一个出来替赵桓背黑锅的,难逃一死。

“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赵桓叹道。“太子不松口,大臣不承认,徐良折彦质又引着兵马相bī,真到了……”绝境两个字,他没有说出来。

黄潜善以头磕地,哀声道:“陛下救臣一救!”

话音方落,王宗濋匆匆闯进堂来,气急败坏地说道:“陛下,城外传来消息,限今日之内开城,否则明天上午就起兵来攻。臣亲自上城头,只见城外兵将已在置办器械!”

赵桓脸sè铁青,黄潜善几乎瘫软!怎么办?难道真就这么完了?片刻之后,罗汝楫王次翁等大臣也匆匆赶来,一踏进堂里就察觉到了氛围不对,“君臣”相对,默然无语。祸事还不止于此,很快,就又有内shì来报,言数十名大臣,以及已经致仕退休的许翰、徐处仁、王庶等人聚集在皇宫宣德门之前请愿,要求迎赵谌复位。

“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赵桓嘶声问道。

还能怎样?现在有第二条路可走么?众臣虽知没有余地了,可谁也不敢把话挑明。赵桓见状,长叹一声,无奈道:“去永安宫,请太子谌。”

话刚说完,黄潜善和王次翁异口同声:“臣马上去!”说罢,两人对视一眼,黄潜善拔tuǐ就走,王次翁也不甘落后,让人齿冷的是,片刻之间,跟出去的大臣竟有六名之多!到最后,堂里只剩下王宗濋和罗汝楫两人陪着赵桓。

而赵桓此时已怒不起来,也不管还呆立在堂中的两名大臣,自顾磨起了墨,稍后从笔架上取了笔,沾上墨汁,似乎要写什么。可最终,他还是将笔放下,低声道:“罗汝楫,草诏。”

却说这一头,黄潜善几乎是用跑的往永安宫撵,王次翁跟在后头亦步亦趋,再后多名大臣争相追赶。

不一阵,至永安宫。黄潜善顾不得喘息,大喝一声:“奉太上皇诏,请官家复位!”

他这么一吼,把守的内shì也不敢拦他,径入宫中而去。问了人,得知赵谌今早用过膳后,就在庭院里看书,慌忙赶了过去。永安宫中庭的屋檐下,搭了把椅子,摆了张矮几,赵谌正坐在那里,捧着本书看得极专心。他身后立着一名内shì,且监视着呢。

黄潜善略整衣冠,看了旁边和他作着同样事情的王次翁一眼,后者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臣黄潜善,奉太上皇诏命,前此迎官家。”

赵谌听到这声音,放下书本,转头看了一眼。也不知他是不是没有留意黄潜善称呼的变化,好似兴致不高,又回过去看书,随口问道:“何事?”

黄潜善不及回答,后头跟来大臣都到了,挤在门槛外跪了一地。赵谌这才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头,释卷起身问道:“你等此来所为何事?”

“奉诏,请官家复位!”黄潜善道。

赵谌沉默了片刻,面上神情如常,完全看不出欣喜或是愤恨,只道:“太上不yù称制?”

一句话问得众臣哑口无言,又不好实话实说,便端端正正地跪着,大气也不敢喘。赵谌见此情形,心里也猜到几分,甩甩衣袖,朗声道:“走罢。”语毕,昂然而去。黄潜善等慌忙爬将起来,跟在后头。

至博雅楼,方知赵桓等已去了资政殿,遂又转去。宋代之资政殿,好比明之“奉天殿”,“皇极殿”,清之“太和殿”,乃国家举行重大典礼之场所。

赵谌到达殿中时,殿里除了内shì以外,只有三个人。赵桓坐在殿上御座之旁,王宗濋和罗汝楫两个则是跪在殿下。

赵谌并不看这两个当日带兵围山的臣子,只冲赵桓一礼,也不说话。赵桓指了指旁边的御座,生硬道:“这个位置,终究还是要你来坐的。”

赵谌仍旧不发一语,赵桓见状,吩咐道:“宣诏。”

跪在地上的罗汝楫此时起身,内shì捧了诏书到他面前,接过,声音有些颤抖,念短短一段诏命,竟结巴了多次。所言,不过就是赵桓决定再次退位,禅予赵谌。

宣诏毕,赵桓又道:“黄潜善,取黄袍给天子着上。”

当内shì捧了天子冠冕服饰,黄潜善yù亲手给赵谌穿上时,皇帝却一伸手挡住,正眼也不瞧他,黄潜善惊恐万状!

赵桓一见,也不便多说什么,道:“请皇帝登大位。”

赵谌稳步上得前去,拾阶至御座旁,缓缓落座,殿下众臣都呼万岁!简单的仪式完成后,赵桓似乎也不想多呆,道:“我自还德寿宫,大臣们此刻都在宣德门外,皇帝可自召之。”语毕,便让内shì搀他下殿,往德寿宫而去。

赵谌仍不开腔,只起身表示相送。赵桓经过黄潜善身边时,后者微微抬头,满是乞求的眼神,可赵桓却昂着头平视前方,看也没看他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