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暗藏杀机(2 / 2)
为了使这京师的西北门户固若金汤,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时筑长城,嘉靖年间又先后三次修筑长城,万历年间再度两次修大同边墙。
而大同城则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时徐达依旧城重建,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均有瓮城、吊桥、城壕。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均建城楼,四角有角楼,城正中有牌楼。不仅城防设计固若金汤,为我事重镇的典范,而且整体布局如“凤凰单展翅”,充分体现出了古代人的智慧和审美观。王锐就这样一边听着手下对大同府的介绍,一边进入了这古老地军事重镇。\\\
一进城,就有早已等待许久的内卫来接应,首先将银车几经辗转,秘密送到了汇通银行在大同府地分号,然后才引领着王锐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大宅院。
这里是大同府内卫给王锐安排的落脚之所,虽然说不上豪华气派,但也宽敞、幽静。王锐看后感到十分满意,当下命令将此地内卫与汇通银行的人召集来,准备详细地了解情况。
很快,大同府的内卫首领和汇通银行分号掌柜就领命赶到,将王锐所想知道的情报详细汇报了一遍。
原来乔、常、曹三家在京师的票号停止了恶意竞争,但在山西境内却是联合了其它各票号,对汇通银行的分号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排挤。若不是有朝廷的严令和内卫的暗中支持,各地方官府不敢不力挺地话,汇通分号在山西恐怕已很难支撑下去了。
至于在大明银元方面,仅以大同府地情况来看,巡按衙门已经发出了一纸强令,以朝廷推广纸币为由,强迫让所有的商号、店铺必须将银钱兑换成纸币,并且兑换地比率比汇通的“官价”还要略高一点,是为所谓的“银耗”。
这个“银耗”与原来的铸银损耗不同,只是官府巧立名目,想要从中大捞一笔罢了。
由于前期的巨额贷款和担心准备金不足的问题,汇通早已停止了大额的贷款与兑换,因此所有的商号、店铺的纸币兑换就由官府所指定的几家票号来执行。
不用说,这些票号自然都是三位藩王与乔、常、曹三家所控制,他们的手中现下有大量从汇通贷到的纸币,通过这种兑换,就完成了将纸币出手换成真金白银的第一步。
这看起来似乎是亏本的买卖(因为从汇通银行贷款,要付一定比率的利息,而只比观价略高来兑换纸币的话,自然要亏利息。),但这只是在大明银元不贬值的条件下。
而当三位藩王与乔、常、曹三家将纸币出的差不多时,只需要想办法让大明银元贬值,然后再以少量真金白银回购还贷,自是能从中暴赚一笔巨额财富,所用的方法与索罗斯猎杀泰铢如出一辙。
山西的官府表面上是在执行朝廷推行纸币的政策,实际上却充当了三位藩王与乔、常、曹三家的帮凶,而且可以通过“银耗”的收取大赚一笔,可说得上是一举数得的妙策。
现下对方果然已经开始动手,不显山露水地逐渐将手中的纸币出货,并且官府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对于老百姓消费来说,花得是金银铜钱,找零却只有大明银元。这样一来,就让纸币流入到了百姓手中。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大明银元被攻击,一夜之间贬值成废纸的事情,那整个山西的老百姓顷刻间就会全部破产,变成不名一文的穷光蛋。
如此一来,恐怕通山西都会乱了。到时候三位藩王只需奏上一本,说是王锐的纸币本位政策误国误民,只怕连皇帝也难以回护。即便王锐不受到重罚,也必然声望和圣眷大失,再不复像今日这般威风。
王锐听完了汇报的情况,略一思索已经想通了这些,忍不住惊出了一身冷汗。心说幸亏自己是亲自到了山西,并且来得十分及时,否则这一回是定要自穿越以来栽个最大跟头了。
不过即便是自己已经到了大同府,形势仍然是严峻之极。现下对方已然出招,而且是以推广纸币的名义暗藏杀机,自己又该如何化解?转危为安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