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三章 战后重建(2 / 2)

加入书签

显然,数百年来,帝国在这方

做得很好,而且帝国的商人与资本家早就看清楚了且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在这其中,科技实力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要将科技实力转变成真正的国家实力,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当时,帝国就正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夺走了上亿条生命,摧毁了世界上的数个达国家,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秩序,还诞生了一大批新技术。

比如,电子技术的进步就过了很多人的预料。

另外,在战争后期,重油裂解技术也基本上达到了实用水平。核能的开与利用技术也浮出了水面。虽然当时还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航空时代与电子化时代即将到来,但是很多拥有长远目光的商人与资本家都已在此时意识到,随着大量在战争期间诞生的新技术转入到民用产业,成为工业展的新动力,下一轮生产力革命即将到来,随之而来的肯定是足以影响到全世界的产业革命!

帝国要想继续保持领先性,就必须在产业革命上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而要进行产业革命,就必须同步淘汰掉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也就是将那些高能耗,高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让帝国的劳动者得到解放,从而能够为新产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显然,帮助其他国家恢复工业基础,是将帝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出去的基础条件。

这一点,在帝国战后的战略援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对日本的战略援助中,帝国以恢复日本的国民民生为由,将纺织业,食品加工业,乃至低端冶金业都转移到了日本去。

这样一来,日本的大批劳动力得到了用武之地,帝国也能够从日本进口到大量廉价商品,以满足帝国百姓的生活需要。同时,通过向日本出售制造设备,以及其他尖端技术,达到贸易平衡的目的。

当然,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战后持续了二十多年。

当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与电子时代的时候,帝国的资本家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长远目光。当时,帝国国内的主要产业就是高端制造业、航空业、汽车业、特种冶金业、电子制造业、制药业等等具有高附加制的产业,而纺织业、低端冶金业、食品加工业、乃至造船业都6续转移到了其他的国家或地区。

当然,在产业升级中获得好处的绝不仅仅是资本家。

通过产业升级,帝国的劳动者,特别是工人也成为了受益者。比如,以往一个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在市场上卖一个金元,而现在一个工人生产出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卖十个金元。虽然资本家从中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但是工人的工资也翻了好几倍。当然,最重要的是,帝国内阁政府与议政院在战后chu tái了数十项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行政规定与法案,并且加强了工会的权力,从而使资本家不能肆意掠夺工人。

除了工人之外,农民也同样是受益者。

可以说,通过对外战略援助,以及后来的产业升级,帝国在战后的二十多年之内,不但经济快展,国内矛盾也得到了解决,更是避免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帝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使帝国先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数十年之后,当所有人回萧鼎昆当时的策略时,都不得不承认,正是萧鼎昆起的对外战略援助,将帝国带入了展的快车道,并且为战后为期二十年的“黄金展期”奠定了基础,更为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提供了最坚固的基石。

后来,有人在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十项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际政策时,“重建援助计划”排名第一。该计划不但使全球数亿人迅的摆脱了战争的阴影,过上了稳定安康的日子,还对战后的世界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得到了帝国大力援助的国家都在短期内恢复了实力,而与帝国对抗的国家则花了更多的时间来恢复战争创伤,从而导致其国际地位急剧降低。当然,这项计划也最终将世界分化成了二个集团,即以帝国为核心的“环太平洋集团”{除了英国、土耳其等国之外,主要成员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以及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大6集团”。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这正是战略援助计划的最大负面效果吧。{全本小说网 <a href="." target="_blank">.</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