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章 谙达(1 / 2)
必烈微笑着,轻轻捻动一部黝黑的胡须:赵孟知晓南蛮子的一切事务,此次被扣琉球,必与故宋官员有所来往,且又是亡宋皇族,居然成功北归,实乃长生天保佑我大元啊</p>
大汗年过花甲而须黝黑,每当他捻动胡须,呼图帖木儿就知道是这位苍天骄子心情极好的表现,本来不应该在此时和大汗唱反调的,只是揣摩大汗的意思,似乎赵孟将要大用,此事不仅关系朝中汉蒙两族官员的气运消长,还关系到蒙古帝国将来的展,所以他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提出异议:大汗,那赵孟,可是个汉人呐他在大汉呆了一年多,谁知道有没有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以微臣看,确有三分道理。</p>
唔,忽必烈狐疑的看了看呼图帖木儿,这位参知政事的说法,实在太近于大汉报纸上关于民族的理论了。</p>
大汗半眯着的眼睛里,有寒光在闪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嘿嘿,乃颜岂只同族,还和朕流着黄金家族同样的血脉,可他为什么和朕不是一条心呢</p>
这呼图帖木儿终究还带着几分草原上的粗鲁,闻言张口便道:大汗当年若是对阿里不哥留下几分情面,只怕乃颜也不至如此</p>
十六年前,阿里不哥在斡难河畔按照蒙古传统召开了库里台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忽必烈则在上都路召集另外一伙蒙古王公,也召开了库里台。只不过当年成吉思汗留下遗命,库里台大会必须在不儿罕山脚下幹难河畔召开,参加的王公必须包含左右十三翼,所以很多人,包括乃颜海都势都儿和哈丹都认为当年的阿里不哥才是符合蒙古传统的大汗,而忽必烈只是自封的伪汗。</p>
</p>
可忽必烈久在中原,他整合了征南的蒙古大军和北方原金朝土地上投靠蒙古地汉人世侯,比如张柔比如史天倪史天泽的力量,再加上从汉地抢来的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帛,终于击败了阿里不哥,并将他囚禁而死囚禁而死,这两个词之间有着无穷无尽地联想,其间内情如何,连呼图这样的局中人,也不甚清楚。</p>
阿里不哥,是忽必烈的同胞幼弟,对亲弟弟尚且如此,乃颜等人若是投降,还会有好下场么</p>
呼图帖木儿当然不知道,现在的乃颜汗不是因为害怕忽必烈才拒绝投降,而是被楚风成功的纳入了繁荣的海上贸易圈,根本就不打算和大元媾和。但正所谓歪打正着,他关于乃颜不会和解的判断,则是百分之百的确凿无误。</p>
阿里不哥的事情,揭出了大汗登基不符合蒙古传统地事实,呼图帖木儿深知这是大汗最忌讳的事情,所以他从心理上做好了被训斥被贬官,甚至被拖出去打上一百军棍的准备。</p>
出乎意料。忽必烈眼中地寒芒一闪即逝。苍天之下地主人非但不介意臣下地冒犯。反而微笑着道:呼图说得对。当年对我那个不争气地弟弟。确实残酷了点操切了点。你既是我地股之臣。当初为何不直言劝谏呢今后朕视你为手足。你也当视朕为腹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我大元朝参知政事地本色呢</p>
难得今天大汗从谏如流啊。而且话中似乎有以自己为相地意思呼图帖木儿大喜。毕竟大元朝自董文炳董大兄亡故之后。就一直没有左丞相。而右丞相伯颜又常年领兵在外。中枢没有人主持。几个参知政事各自为政。也该选个左丞相了嘛</p>
呼图帖木儿甚至想到了。右丞相伯颜常年在外。对抗难缠地海都和乃颜。自己若是做到了左丞相。岂不等于独揽朝政了吗欣喜之下。他还不忘了进一步试探大汗地心意:尊贵地大汗。长生天下地惟一主人。微臣作为提点朝纲地参知政事。已十二年伴您左右。君臣之间心意相投。自然无不尽言。</p>
参知政事忽必烈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瞪大眼睛问道:自从董大兄亡故。左丞相地位置。一直虚悬地吧</p>
终于谈到这里来了呼图帖木儿欣喜若狂。勉力做出事不关己地神情。一本正经地道:大元旧例。两位丞相一蒙一汉。留梦炎献先北后南。克乃颜心腹之患。再下江南灭蛮子反贼地计策。功劳甚大。且又是亡宋降臣之</p>
忽必烈哈哈大笑。目光炯炯地看着呼图:留梦炎那老匹夫。只配做一条走狗而我地丞相。必须是翱翔天上地雄鹰</p>
走狗呼图有点不明白,大汗在朝堂上似乎非常尊重留梦炎,如何又说他是条走狗呢</p>
梦炎范文虎叶李吕师夔一拨儿亡宋降臣,都耻,养他们就得如养猎狗一般,不能喂地太差,太差就逃走成了野狗;也不能喂的太饱,太饱没心思替我捉拿狐兔忽必烈说罢,似笑非笑的看着呼图,缓缓的道:我大元朝的丞相嘛,还是该让蒙古人来做</p>
呼图帖木儿的心脏就澎湃的跳动起来,本来苍白的脸,在御花园的地暖热气蒸腾下,浮上了两团红晕。</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