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章 大生产(1 / 2)

加入书签

 大战之后的第二天。()钓鱼岛号往澎湖走了趟。发现澎湖驻军已跑得一干二净。于是利用现成的营寨、码头。派驻了三个班的陆师到澎湖长期驻守。钓鱼岛号每天在琉球和澎湖之间巡航。

敏号虎号又出海了。虎号出海捕鲸。以贴补军事开支过大造成的财政赤字。敏号则在昨天大战的海域慢慢航行。把大块的木料捞起来。又到附近的海滩去转了转。寻找被潮水冲上岸的木料。

造船木料。并不是大树锯断就能用。那样造的船两三年就烂了;木料解开后。视气温要花几个月到两年的时间慢慢阴干。阴干后再反复刷桐油。这样船板才能抵御海水中盐分的腐蚀。此后每隔几年就要进船坞修复破损处、再刷桐油。这样做。如果维护得好。海船能用上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

王大海他们从临安出发时带了很多加工好的木料。预备远航中修补破损船只。必要时也能再造新船。到琉球后凭借这些木料。再加上蒲家要求造船后又新伐了树。解开阴干上了油。这才能维持每月一艘的造船速度。

但现在突然提高了造船速度。木料至少得在半年前备下。那阵没想到这茬儿啊。现在造船木料不足了。

正好。陈家四条船冲滩搁浅。这可是好几百吨的木料啊!王大海高兴坏了。整天咧着嘴笑。连敏儿姐弟都怀疑老爸是不是在外面纳了二房。

昨天那片血腥的海滩。已变成热火朝天的工作场地。王大海领着船场工人。先挖出平滑的坡道。再用几个大绞盘同时发力。将冲滩搁浅地船只拉到干燥的岸上。锤子斧子锯子各式工具一起上。把它们拆解成大块木料。旁边搭起了简易栈桥。这些木料装船后运回船场。

“于满屯。你怎么搞的?沿着原来的接缝锯。把木料尽量留大点嘛!”

“好勒。王头!”

尽量沿着原来建造船只地接缝锯开。能保留较大块地木料。王大海叫喊着。要工人们别浪费。

有了这些他犹嫌不足。给楚风打了报告。请敏号出海捞木料。反正木船即使沉没。只要不是装着重物整艘沉到海底。木料总会飘到海面上来的。要不就被海浪推到附近的滩头。

当虎号经历了一番辛苦搏杀。满载而归地时候。唐浩看见敏号还在海面上捞木头。他笑了。露出两排白白的牙齿。

呵。跟着楚大人。真是没得说。这次大胜。受伤牺牲的战友。抚恤、养伤费用是不消说。自己这个没伤到皮肉的副舰长。也拿了十贯赏钱。副舰长本身每月也有十贯军饷。平时吃伙食不花钱。送五贯回家给爹妈妹妹用。自己存五贯。加上这次地赏钱。总共有了五十贯钱。

不要小看这笔钱。小小的存款数额。是两个青年终身幸福的保障呢。

元月间。遇到蒲家兵船伏击地接运移民行动中。那位抱着泡菜坛子不松手地女孩。叫做张小荷。已和唐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最近。唐浩常常在傍晚来到女孩地窗下装蛐蛐叫。小荷就会拿喂鸡、洗衣服的借口。溜出来会会面。花前月下互相倾吐着衷肠。

小荷地母亲早死。父亲又娶了后娘。自从后娘生了弟弟。小荷在这个家的地位就每况愈下了。和唐浩的爱情。像是在她干旱心灵中流淌的一汪清泉。给她带来了生机。但又活泼泼的让人害怕抓不住。

前些天。小荷听后娘跟爹说。“俺们家小荷生的这个模样。除非拿五十贯钱的彩礼。否则门都不要进!”

五十贯!小荷几乎绝望了。对于一个生在泉州偏僻乡间的姑娘而言。三文钱一个鸡蛋。四十文一斤盐。才是她习惯的计量单位。五十贯。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当她啜泣着把这个噩耗告诉唐浩的时候。她的心上人非常镇定的宽慰道:“嗯。这可是不小的数目啊。不过。你放心。我会尽快弄到这笔钱的。”

唐浩本来准备拿出自己存下的军饷。再找战友们借点。现在这场大战打下来。连借钱都不用了。五十贯。就能让一个花骨朵似的姑娘远离不幸。来到自己的身边。这笔钱真不算多!

船只缓缓驶入了海港。栈桥上。早有人等在那儿了。船只落帆、下锚、抛缆。一系列泊船的动作完成。虎号打开了它硕大的后舱门。把鲸鱼推进海中。

岸上的人用绞盘收紧缆绳。慢慢把鲸鱼拖到分解场。工人用长达一米的锋利刀具将鲸鱼破成巨大的肉块。一时污血横流。

这时就有人蹬起人力水车。把海水抽起来。通过竹节水管输送到分解鲸鱼的上方。从硕大的木制莲篷头中喷出来。将解剖鲸鱼产生的污血和其他秽物冲进大海。成为小鱼小虾的美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