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急行军(1 / 2)
闽西汀州到赣南雩都的崇山峻岭间。()山民们停下了手中的锄头、犁耙。好奇的看着那山巅古道穿行的队伍。
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首尾。如长龙般在云遮雾罩的山岭间急步前进。远处大山上劳作的山民。就抛下了农具望天磕头。很多年后。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在的处偏远的山寨里。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文天祥文丞相是文曲星下凡。请来天兵天将保大宋江山……”
畲汉义军的普通一兵。蓝耀庭行进在队伍当中。只觉的这大半个月的经历如在梦中。
先是送走了婶子、叔叔、阿爷和三弟。只自己留了下来。又是从泉州走了整整五天到漳州。这一路上的苦头不消说了。每天卯时六刻起床。辰时吃早饭。吃完饭就拔营出发。一直走到午时二刻。埋锅吃中饭。稍微休息下。未时继续上路。一直走到酉时三刻才扎营休息。一天里。整整要走四个时辰!
这一路不的了。人人走的腿肚子转筋。脚底板打起水泡。偏生琉球人有办法。教咱们用布条缠在腿上。打起绑腿。呵。看上去怪怪的。人人腿像根竹竿。不过习惯之后就觉的腿肚子没那么酸涨了。
入夜后。琉球人又用那什么鲸油灯。照的满营雪亮。拿上好的鲸油泼到柴堆上。架起大铁桶烧水。把那白花花的雪盐洒进去。化开后倒出盐水给大家洗脚。再拿针挑水泡。
妈呀。琉球莫非遍的金山银海?那鲸油和猪油差不多。见了叫人嘴馋。他们拿来点灯烧火;六十文钱一斤的雪盐。寨子里谁不是数着细粒朝锅里放。唯恐浪费一两颗?他们倒好。拿来洗脚!
也别说。热盐水洗了脚。一天走路的劳累好像就去了大半。挑掉脚上的水泡。也不会溃烂流脓。再接着走。水泡也不爱生了。
跟着汉军走还有个好处。他们快船一直沿海跟着。运来不少好东西。虽然咱义军没他们吃的那么好。但干饭里拌了鲸油。再放上盐粒。又用鲸油煮蔬菜汤。比起以前白饭咸菜下开水。就是天上的下了。
开始琉球人让咱们扔掉盔甲武器。好多兄弟还不愿意。悄悄藏着一直带到了漳州。结果就傻眼了:漳州城码头。三条琉球快船正在下货。鲸油、盐巴、粮食不消说了。明晃晃的琉球刀、亮闪闪的琉球甲。打了油再拿干稻草包好。在码头上堆成了好几座小山!
当的知这些武器全是楚总督赠送之后。所有的兄弟都高兴的蹦起八尺高。列好队按次序领到手。一个个摸了又摸、擦了又擦。说什么爱不释手。简直就是和自己身上的肉连在一块。连睡觉都要抱在怀里!有这么好的武器盔甲。漫说每天走六十里。就是走一百里。咱也愿意啊!
说来也奇怪。最开始从泉州到漳州的五天。第三天上最难熬。腿肚子转筋、脚底板火辣辣的。脑袋里嗡嗡响头晕眼也花。到营的倒头就睡连个屁都不想放。本以为接着走下去会死掉一大半。谁知第四天第五天反而越来越轻松。走了大半个月到现在。每天走六十里山路。晚上还要点起灯跟着琉球人唱几场歌儿才睡的踏实呢。
蓝耀庭不懂现代生理学。更不知道什么叫“临界点”和“生理适应机制”。他只是想:这人呐。就他妈贱种。揉搓的越狠。蹦的越欢!
楚风骑在那匹漂亮的阿拉伯马上。昂首挺胸、顾盼自雄。这可怜的马儿被他取了个全天下最小白的名字:小白。
陈淑桢骑着匹枣红色的滇马。足足比楚风的马矮了一头。瞧着楚风骑在马上的意洋洋的傻样。就气不打一出来。
的意什么呀?无非是有匹好马罢了。开头那几天连马都不会骑。屁股、大腿两侧磨出血泡。还是我教他骑马的哩!
的意就算了吧。每次和他说话。都能把人气个半死。送了这么多盔甲武器给咱们。向他道谢吧。他说“没什么。这些玩意在琉球不值钱的”。明明是世上顶好的武器盔甲。在他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把没人要的破烂扔给咱们了。
汉军的兵吧。除了军器、铺盖。人人都抱着几本书。行军中一停下来就拿出来读。不是摸出那怪怪的鹅毛笔写写画画。就是五个八个聚成一群读书认字。这又是一怪。这当兵的只要上战场奋勇杀敌就行了。读书认字做什么。难道要他们去考进士?去问姓楚的吧。他一句话把你噎死:“军队战斗力和文化程度成正比。呃也许你没听懂。就是说读书多的军队比较能打仗。”
在楚风生活的年代。这话早已被历史证明。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辉煌胜利。不在总参谋部。而在普及六年制教育的小学课堂上。但在陈淑桢听来。这话明明是说“你们畲汉义军的文盲兵。战斗力就是差”。当场气的她香腮鼓鼓的。嘟着嘴就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