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无神论者(1 / 2)

加入书签

 吕涛闷死。被男人抢了风头倒也算是了,却被一女人比了下去。不过夏朝历史,吕涛确实了解的不多,众所周知夏朝历史离现代是几千年的时间,能遗留下来的可称为少至甚少,研究夏朝历史古迹,纯属于对于一个急于求成的人而言,纯属是浪费时间。没好气的吕涛,无奈地看了李雪一眼,稀里糊涂的讲解着自己的认识:"具我所知,按一般情况而言,人们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应该比甲骨文还原始,还简单,就象刻在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一样,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事物的发展往往存在它的特殊性,有些事情会超出一般规律的发展而存在,所以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从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始,经唐虞时代到大禹传位给启建立夏朝止,时间有一千年上下,这段时间文字的发展,应该很成熟很进步了,当然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文字的发展也会很快,再加上夏朝有国四百多年,夏朝文字的成熟与进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此时的先商,还是一个黄河下游的弱小的东夷游牧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人数很少。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是一个很落后的民族,以玄鸟(燕子)为图腾,与以龙为图腾的人口众多的有夏民族不可同而语。夏民族已进入农耕和百工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文字文化文明,达到了高度发展,从黄帝仓颉造字始,到夏朝灭亡前,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年,文字十分发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商人则不然,他们不喜欢文字,只擅长在马背上东奔西杀,从建国到迁都殷墟,商人的文字也没有造出来,不得不使用夏民族的民间俗体字。而商朝的那些巫师,往甲骨上写字的人。刻字的人,我推测都是由夏人担任的,时代在发展,文字文化文明却停滞不前,这与后来的元朝的统治情况很相似,这正是造成夏朝官方文字比商朝民间俗体文字成熟进步的真正原因。"</p>

"你见过象牙上的文字吗?"李雪收敛起了眼神,目光有些迷茫般的涣散。而看透一切的感觉,知道这个小男人或许是知道的不多。</p>

"没有,"吕涛没有吃惊。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急促的呼吸了两次后,才回归了些许平静:"听说传说中牙上的文字太古老,难得一见,所以才没有认真查找过夏朝的历史记载。"</p>

李雪蹙着眉头,看着吕涛那副漫不经心,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心中就来了气。随即秀目圆睁的瞪着他。高耸饱满的酥胸,随着喘气山下起伏着...</p>

"夏朝文字真的不存在吗,还有没有流传下来?"见李雪的神色中隐约闪过失落,吕涛自嘲的耸肩笑道,淡淡的吐着烟。</p>

或许两人都在收敛着,一场看似爆发的战争,却在沉默中度过。李雪深深的呼吸了几口,平静了下情绪,柔声道:"不是的,那是由于某些历史学家如胡适、顾颉刚等否认夏朝的存在,而郭沫若则随声附和,引起了学术界的混乱,夏朝不存在,夏朝文字何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滞后的考古工作,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挖出夏朝文字,所以在一些人眼里,夏朝和夏朝文字,仅仅是神话传说而已。"</p>

"哦..."吕涛轻笑着打圆场,没有过多的去领会夏朝文字的历史。依旧是他的老观念,夏朝历史学得意义不大,没有实用价值。其实他也明白一些,很多历史在记载中有差异的,已至于后人权威人士在了解古历时,由于出于个人的偏见,已至读史之人,很难辩别历史真像。</p>

李雪的脸上,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白了吕涛一眼后,摇头晃脑的又继续解释道:"实际在古代的文献典籍中,很多的古代的专家学者,都肯定了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肯定了[仓颉书],而五千年后的一些人,却提出文字非一人一时所造,仓颉不过是一个整理文字的人而已,想以此理由否定仓颉造字,否定[仓颉书],同时也否定[夏禹书],否定[禹王碑],他们这么作的结果是首先否定了他们自己,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不学子孙,他们的偏见与无知,让他们有眼不识泰山。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古文字专家,敢对自己祖先留下来的古代文字,持否定和蔑视态度,而他们竟然做到了,这简直是中国古文字研究领域的不幸与悲哀!他们一向认为,[仓颉书][夏禹书][禹王碑]是伪书,是后人伪托,可又举不出事实和证据。就这么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了,他们以为,只要不承认[仓颉书][夏禹书][禹王碑],它就真不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相总有揭开的时候,这一天不会太远了。</p>

[夏禹书][禹王碑]是夏朝文字,是夏篆,是夏朝的官方文字,[夏篆帖]是我们发现的夏朝传世文字,是典型的夏篆,是夏朝的官方文字,而象牙文则是我们发现的夏朝的出土文字,是夏朝的官方文字,是夏篆。是篆字之祖,它是当之无愧的,也是名副其实的,它将载入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册,光耀千秋万代..."</p>

"忘了,"李雪讲得声动深刻,吕涛听得也是不由得有些好奇,片刻后,吕涛底气不足的自潮一笑道:"忘了姐姐是学文科类的,你可是这方面的权威了..."话后的吕涛嘴角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这真是不可思议之事,李雪所说的一切,正好弥补了自己对夏朝文化历史的不足之处。</p>

走着走着,一幅岩画映入了吕涛眼帘。这幅画上画着的或许是这里最古老的事。上面画了几个边缘交界的不规则圆圈。按吕涛的分析知道那个画者想要表达的是这里的这巨大的石洞。只是在其中最大的那个石洞中间,画了一个黑点。那个代表石洞的线条边缘,有一个斜斜的直线通到山的外边上。那个不规则圆圈,或许就是有着地下之火的大厅。与现实相此,缺少了那照亮大厅的地下之火。</p>

"能看出些眉目来吗?"看着吕涛专心致志的欣赏着岩画,李雪摸了摸鼻子,耸肩淡笑一声。</p>

沉默了三五分钟后,吕涛却突然回过头来,神情有些复杂的看着李雪,用手指向岩画的一个画洞道:"看看那个石洞,应该就是我们居住过的大厅,这上面画了这个黑点,或许就是那个进水洞。"</p>

姐妹俩轻轻的点了下头,这边的李梅轻嗔撒娇道:"那个进水洞,果然是一条进出这里的洞口。"</p>

"可以这些理解,"吕涛没有犹豫,就点了点头,嘴角微笑不变道。望着火把光下有些红润霞飞的姐妹俩,配合着她们那近乎完美的脸蛋,看上去端得是赏心悦目。</p>

走到近处的李雪几次张了张嘴,却还是没有说出口。好半晌后,才缓缓摇头道:"那怎么变成进水洞了呢?不会古人就是顺着水,进入这里的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