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盗墓小常识(2 / 2)

加入书签

从棺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棺椁从出现之初,就具有区别贵贱和等级的功能,从史前时期的对死者的特殊礼遇,到殷商时代在贵族阶层中普遍的使用,最后在周代在宗法制度下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备的棺椁制度。棺椁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社会演进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古代礼制从起源走向成熟的过程...</p>

前面都有了篝火,开始三人在湖面上时李梅还不觉得怎么样,但此时孤身一人站立在此望向湖面远处,立刻有种难以抑制的强烈压抑感,一股被与世隔绝的恐惧从心底里生出,李梅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手电筒照射出去的光线上,试图分散这种难以驱除的不安与焦虑。</p>

半个小时过后,巨大的古棺已在吕涛的砍刀下已是支离破碎。忽然间,吕涛发现棺前棺板上有一人物的雕凿头像。反观西周之前,殷商时期出土的一些文物,其中不乏配有西部雕刻或者纹式图案的,但是都显得苍劲古朴有余,顺滑流畅不足,而且性别特征明显,蚕眉圆眼,大鼻阔口者为男子,这是取材于皇帝四面传说,汉代之后的人面纹饰,以及雕刻,面部特征更为明显,男子的脸上有胡须。</p>

"可以吃饭了..."</p>

见走了过来,正在吃肉干的李梅忙起身,将为吕涛沏上了茶,轻轻的放在他面前。又是转身到他身后,一对柔夷搭在了他肩头,轻揉抓捏着他的肩膀颈椎。柔柔道:"那是什么木材制成的棺材,那么硬?"</p>

"说不好,古代制作上等棺木的名贵材料有几种,"走过来讪笑一声坐下来的吕涛,擦了吧汗后,先是抿了口已经凉了的绿茶,摇晃着身子悠然笑道:"东汉王符《潜夫论》一书说:春秋战国以来,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的棺木,均取自于江南各地,"檽梓豫章,所出殊远,生于深山穷谷,经历山岑,立千步之高,百丈之溪,...油溃入海,连淮逆河,行数千里,然后到洛。工匠雕治,积累日月,计一棺之成,功将千万。夫既其终用,重且万斤,非大众不能举,非大车不能挽。东至乐浪,西至敦煌,万里之中,相竞用之。"</p>

在《红楼梦》中也有"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可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的有关棺木的描写。</p>

古代这类棺木,都有万年不坏的奇异功效,都取自边远地区的高山之上,只要有权、有势、有财力,谁都有机会享用。即使一般人只要出得起高价,只要有人敢去买,使用上好的"寿器",完全是不犯禁、也不犯讳的。由于这类棺木太大、太重,往往要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来抬。抬棺的方式也是很讲究、很严格的:为了不惊动、不打扰死者的灵魂,路要修得平整,棺木抬得要平稳,保证棺木行进移动时,不偏斜又不抖动。所以出殡前,需要有10天时间,进行"演杠"的训练:杠夫们按照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一根重量达到万斤的独龙木,上面放着一碗水,一直要练到行进过程中,洒不出一滴水来为止。春秋战国以来,大家都用这种上好棺木做"寿器",秦始皇死后的棺木,没有理由比他的前人逊色。</p>

非大众不能举的意思是,这万斤重的棺木没有众多抬棺者,那是寸步难行的。多要多到什么程度?从《中国丧葬史》可知:古时有人抬棺的,有40人抬棺的,有64人抬棺的,而慈禧太后入葬清东陵时,是有18人抬棺的。从北京到遵化之间,当年慈禧太后的灵柩,就是以"一碗水端平"的方式,向前缓慢地移动,虽然只有10公里的路程,却整整走了5天,平均每天推进4公里..."</p>

"你这不是竟问他的专业了吗?"李雪咳嗽了几声,打断了吕涛的话。故意瞪了李梅一眼,转而又向吕涛嘲笑道:"不愧为盗墓人,居然这么了解棺材。"</p>

"这些都是盗墓小常识,呵呵..."吕涛被气得一口气差点噎住,还得陪笑两声。因为是李雪在说他,自然吕涛也不好和她再计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