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酷似久别(2 / 2)

加入书签

新街很短,不过两旁的房屋却很密,都是统一的高木架黑瓦房,整齐的罗列在街道两旁,不时地分出一条小巷,通向村子靠西的各个角落。.

新街的住户们全都是竹林村的老庄户们,估计现在也和王魁差不多,吃了午饭,南土坡上的王魁虽然看不见,确可以猜测不少人正坐在自家的厅堂里悠闲的乘凉,随便和家里人吹吹牛,说说工地上或者坊子里的趣事。这里是竹林最安详快乐的一片天地。

跳过新街东面一排比西面更显眼的两层大屋,便是竹林当初的那条荒唐的食堂街,现在食堂街的铺面多数已经或买或出租出去了,这可以从那些店面前是否悬挂店匾和麻布旗子来分辨。

而中间用来间隔新街与食堂街的那排大房子,则是王魁在竹林修的最大规格的住宅,虽然都是高架房,但这些大房子不但有两层,每户设有一个小小的前院一个后院,旁边有厢房,正屋有阁楼,舒适比不上城里的大家院落,但也不差了。.

这样的房屋王魁按每户单层一百二十平方设计的,卖价可是在四十两,比起竹林多数人买的大中小型五两十两十五两可是有巨大差距的。所以,目前倒是还没有人家住进去。不过王魁没想到的是,对于这排大房子,竹林人,特别是已经在王魁帮助下搬进新房的庄户们似乎有种说不出的特别感觉——那是一个可能实现的愿望,即便最后实现不了,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让竹林人开心,让竹林人拼搏的力量源泉。.

撇开大院房,王魁和斌子都把眼睛望向了食堂街。食堂街和新街一样,都是南北向,不同的是,食堂街很宽,平村石场运来的石头把街道铺的平平整整;食堂街也很长,贯穿竹林那北,笔直的将竹林分成了东西两半。

路过竹林入宿的客人一般要到傍晚才能到达,清早便已离开,而没有上工的竹林人多数只在村西走动,所以,现在的食堂街看起来有些冷清。也许这样你会怀疑,这么冷清的地方,缘何竹林的铺面却如此之多!

别忘了,行过这里的都是客商,现在在竹林落户的客商中,多数是把竹林当作一个中转或者招牌地而已。.除了向崇文的长行客以外,商人们在竹林实际交易的其实并不大,不过有了这么一个集散中心,商人们谈到满意的买卖的几率却大大增加了。

有一家姚氏布庄最搞笑,自己租一间铺面都不愿意,而是从租了一家米铺面的一角,直接挂了个牌子,说是有生意看样品,谈成了再拉货便是。

被竹林食堂街隔离出来的东半边,住着几家竹林住家而已,其余的都是很大的院落,多数被高高砖石围墙隔着。有竹林货栈货仓,有竹林小卖部库房,有王魁家的粮仓等等。.

从南土坡看过去,竹林东面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有两个,一个是食堂街边的竹林客栈,与左右两个小仓库连成一体,两边和后面有高高的围墙,围墙里面看不见,外面则有比村子其他地方更多的家丁护院巡逻,尤其是右边的仓库,哪里是在竹林客栈过夜客商堆放货物的。

在竹林人家的后面,有一个从食堂街上看不到的院落,大小和竹林客栈相差不多,也有围墙,而围墙的外面有小道围着,没有别的房屋,突突的矗立在那里。这便是竹林人两年前帮王魁建成的住所——“竹林人家”。

“你看,当初咱们家是整个村子最大也是唯一的四合院落,现在呢?当初咱们到这里的时候,不过几百两的盘缠而已,现在呢?还有一个,以前咱们几个人孤零零的一家子,现在呢?……!”静静的看了一圈,王魁引着话,对比起自己一行人的过去和现在。.

“现在,整个竹林都是咱们的朋友,确实不错。”斌子明白王魁所说的,于是点点头,表示认可。

“不过公子,其实当初……!”

“呀,全叔,你这毛病要改,一定要改,冷不丁的……!”王魁和斌子看得入神,竟然忘记了全叔也是一起来的,正站在他们身后呢。

“呵呵,叔一定是说,其实当初来不来竹林都一样,在那里凭咱们的钱都可以买到一个舒心的住处是吗?”斌子比起议论全叔忽如其来的习惯,更关心全叔没有说话的话题。

“噢?那斌子你说说看!”大家都很了解,王魁知道斌子一定有什么想法。

“土地如果不是本来很贫,咱们买不下来,除了大片大片的地,别人不会认同我们这样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大户’。对吗?”斌子分析起来。

“对,这叫认同感,当初其实随便到哪里都要面临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竹林人的和善成了我喜欢竹林的一个重要理由,这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成为竹林人。我并不像遁世,只求能有一个舒心的四邻,有一个平稳富足的家……!”聊起曾经的想法,王魁想起自己的初衷。

“走吧,下午还去纸坊……!”春末的冷风吹来,依旧有些寒,本来还想聊聊得王魁决定返回。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www}.69zw.{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