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人算天算(1 / 2)

加入书签

 是时一弯新月当头,海风拂面,吴九奎的一番劝解却也如那风般地散了去。</p>

吴琪雪转身看着吴九奎,说道:“做生意,这回一去,便是一万石粮食,想不招人注意都难。还有那些护卫,哪一家行商的,随身带着二百多人的护卫?你倒是出主意假扮身份,你瞧瞧那些人?连我都能看出一身的功夫,别人还能看不出来?”</p>

吴九奎笑了笑,说道:“这是老爷担心小姐的安全,才调派的人手。这些可都是在吴家做了不少年的,尽可护卫周全,那些货倒是无关紧要。至于掩人耳目,我们只防着官府,不招摇便是,吴家这数十代长盛不衰,可都是禀着那不招摇来的。至于旁人,就是看出来也不打紧的。这山东地界上,都已打点妥当,不碍事的。倒是到了辽东,却不知袁大人是否能照顾的上。”</p>

吴琪雪似乎一说到实事,便暂时没了适才的幽怨,此时借着吴九奎的话,说道:“九叔,那些护卫,你还是让他们好生收敛着些,别一双眼睛总四下瞧着。按着袁伯伯信中说的来看,辽东一带,可都是人家带的兵,可别一下船,便被人家看穿了。”</p>

吴九奎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还是小姐心细,这回去我便去说。”</p>

吴琪雪却没有立刻便走的意思,又将目光投向遥遥的北方,轻声问道:“九叔,你说......那位将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p>

吴九奎向北面海上望了望,见黑乎乎的一片,耳中只听等真真海涛声,便轻声说道:“小姐,那袁大人不是在信中说了么?小姐也亲眼看过的?”</p>

吴琪雪低声说到:“我不是问的那些,那些战功、大捷的,可都是爹爹与袁大人在意的......我是说......他人如何?”</p>

“这个......”吴九奎沉吟片刻,说道:“年纪约在二十八、九,总之不到三十......”</p>

话还未说完,吴琪雪便轻声说到:“连人家年岁都弄不清楚,便让我走这一趟。”</p>

吴九奎无声地笑了笑,说道:“年岁也不打紧,这不到三十的年岁倒是真的,袁大人的信中倒也是说的不甚清楚。老爷也曾找人暗地里去兵部查过,当年在辽东立功升的把总一事倒有文录记载。”</p>

“既然有底可查,那还说不清人家的年岁?”吴琪雪问道。</p>

“这......”吴九奎笑了笑,说道:“那文案中只说了当时的年岁,却不能说便是真的。毕竟除了这一份文书外,便只剩下一份名册,是当年招募新兵时留下的,里面倒有其姓名,但只注明是苏州府人。至于别的情形,便一无所知。”</p>

吴琪雪沉默片刻,说道:“九叔,你还知道什么,都跟我说了吧。想来,爹爹与你总要想法子多查查那人的底细,不然也不会就这么便叫我千里迢迢的去辽东吧?”</p>

吴九奎想了想,琢磨了分寸,便说道:“小姐,老爷其实大部分的情形也都跟你说过的。只是有些担心小姐想的偏了,便没有明说,这说起来,也没多少了。”</p>

“有一点也好。”吴琪雪说道,“爹爹既然让我去了辽东相机行事,这多一点,也说不准便有用处。”</p>

吴九奎便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声说道:“苏将军......”</p>

不待吴九奎说完整了,那吴琪雪却先打断问道:“九叔,你先说那人有多高?长相如何?这有什么嗜好?”</p>

吴九奎稍稍停顿一下,想了想,才说道:“这个头么......袁大人说是比其还要高出半头.....哦,小姐当年见到袁大人时,年纪尚小,这么说吧,若按信中说的,要比我高出大半个头吧。”</p>

吴琪雪转脸看着吴九奎,然后走近一步,显然是在比着。</p>

“那我得仰着头看人家了。”吴琪雪似乎在暗笑。</p>

吴九奎微微摇头,这女孩子的心思,可是不好琢磨。</p>

“这长相么?”吴九奎琢磨了下,一时不好形容,说道:“若按文案中记载的,便是面白无须四字。这倒只能猜个大概了。不过,小姐,这四字虽然含糊,却定然不会是黑炭一般的人物。”</p>

吴琪雪暗笑,身子在月影下微微摇曳着。</p>

“至于嗜好,倒没有特别的。袁大人特意提到的,小姐不是也看过的?这不好酒,也没见近女色,且也没听说敛财的传言。整日里几乎都在军营之中。这一点,袁大人尤其看重。小姐,这可与老爷见过、听过的带兵武官大大不同,也唯有此人一人而已。”</p>

“不会吧?”吴琪雪反问道,“往年不是也有什么戚继光戚总兵?还有个叫什么俞大酋的?不也是威风赫赫的武官?”</p>

“小姐,”吴九奎说道:“这事老爷与我曾详细说过。威风显赫倒是不必多说,单是那戚继光戚总兵,虽然也是屡创战功,但其家世代为官,可不是一般卫所旗军,在嘉靖17年时,那戚继光才10岁便继承其父爵,官居四品。这虽说武官的四品也算不得多大的官儿,但却也有不少家产。后来练兵,那军饷出了朝廷拨付的部分,却也有家资颇丰之功。”</p>

“九叔是说,人家没有家产?”吴琪雪问道。</p>

吴九奎说道:“这正是一个疑点。如今朝廷上都知道苏将军是从戍边小兵做起,最多只做过把总。小姐总该知道这把总是什么职位。而后,苏将军带着大军突然出现,解救辽阳于危难之中,并创下大捷。这可跟朝廷没多大的干系,完全是苏将军一手建立起来的善战之军。如今朝廷拨付的粮饷,可都是在这之后了。所以,苏将军是如何练出数万人马的,外面可都丝毫不知。”</p>

吴琪雪微微皱眉,低声说道:“是啊,这样一家人,就算百多口人,一年也要数千两银子,他哪儿来的银子呢?还有,辽东不是一向缺粮么?他那数万人马,没有朝廷接济,却如何养的出来的?”</p>

“小姐说的极是。”吴九奎说道:“老爷也只这么疑虑的。如今朝廷上只是仰仗苏将军卫护辽东,所以对此事倒是没多少人过问。”</p>

“或许他家里有些资财,只是瞒着严密么?”吴琪雪说道。</p>

吴九奎摇摇头,说道:“老爷也曾命人往苏州府暗中查访,姓苏的倒是有不少,但却与辽东都无关联。”</p>

吴琪雪说道:“那此人岂不是凭空冒出来的?”</p>

吴九奎点点头,说道:“这么说也不算太过。还有,袁大人也曾说过,这次辽东大捷,的确是出人意料之功。小姐,当时建奴努尔哈赤带着八旗兵攻陷沈阳,便再下辽阳,此时正是内里空虚无兵之时,那苏将军恰在此时突出奇兵,直捣建奴巢穴,就此立功。并且,当建奴努尔哈赤回兵救援之时,苏将军却又带兵趁虚而入,收复辽阳。”</p>

“用兵如神?”吴琪雪问道,“九叔是说这意思?”</p>

吴九奎微微摇头,说道:“按老爷的意思,这用兵如神一说,其实就是知己知彼而已。但苏将军显然不能简单地这么说。按袁大人的意思,这次大捷,时间、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这早一天,晚一天可能都得是两个下场。偏偏那苏将军就跟与建奴商量好的一样。前后都是以实击虚,干净利索地立下大功。这在辽东,就连当初的李成梁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p>

“我爹怎么说的?”吴琪雪问道。</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