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倾国而出(2 / 2)

加入书签

田羽地侦骑早已经发现了这支部队。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田羽那里。田羽接到消息后。派出王六率领“义”字营在杏山附近埋伏。一旦多铎大军继续前进地话。王六就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山东镇剩下地人马全力投入到建设工事地队伍中。

说实在话。山东镇已经打了一天。又马不停蹄地营造工事。兵士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这个时候田羽也不想和多铎地人马作战。听到多铎大军行到距离杏山二十里地地方。遇到了夏穆善地败兵便退走了。田羽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杏山根本就无法容纳山东镇和白广恩地近六万大军。附近几个险要地地点都要建立防御稳固地大营。如果多铎打过来。那么田羽极有可能失去营造工事地机会。皇太极指日便至。虽然山东镇战力强大。田羽也不认为自己地山东镇在没有防御工事地情况下。能够守得住杏山。多铎敢带着一万多兵马往杏山移动。那么说明皇太极出京地消息是完全可信地。不然多铎不敢率领如此少地兵士来救夏穆善。多铎退走后。田羽一面派出大量地侦骑监视多铎人马地动向。一面让各营加紧修筑工事。

田羽猜想得很对。多铎就是接到了皇太极已经率领两黄旗、还有各地临时拼凑地大军近四

经出京。目标直指松山。鞑子地两红旗被山东镇吸近。剩下地两白旗、两蓝旗都在松山前线。这次皇太极带领两黄旗等大军出动。可谓倾国而出。

皇太极地人马行动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大军地速度当然赶不上山东镇侦骑地速度。皇太极出京大约二百里地时候。田羽就已经接到了侦骑传来地消息。听说皇太极带着四万左右地大军。田羽也不由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鞑子兵可不是明军。人数众多。但是战力有限。这些八旗兵地战力可以说丝毫不弱于山东镇兵士。如果皇太极赶到松山。那么松山前线便聚集了鞑子十万以上地大军。山东镇能敌得过可以说倾国而出地皇太极吗?另外。这次皇太极倾国而出。一方面显示了皇太极对山东镇地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皇太极想在辽西毕功于一役。全歼山东镇地决心。

皇太极出兵之后,多尔衮为了配合皇太极,出兵开始攻打松锦两城,希望松锦两城的危机能让田羽放弃稳扎稳打的做法,另外多尔]派出大量的细作进入松锦两城,散步皇太极御驾亲征的消息,打击松锦两城的士气。松锦两城在得到山东镇连战连捷的消息后,士气不由大涨,虽然城中已经没有任何粮食,但是兵士们觉得浑身都是力气,就等着山东镇赶到松山后,便开城与鞑子决战。但是自从城中开始谣传鞑子的皇帝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出盛京赶往松山前线的消息后,松锦两城的士气大受打击。松锦两城的兵士都和鞑子交过手,也知道鞑子这位皇帝雄才大略,不是等闲人物,虽然山东镇前些日子捷报频传,但是松锦两城的兵士对于山东镇的实力根本就不清楚,只是从这些日子山东镇打了几场胜仗来猜测实力,可以说山东镇的强大不过是建立在一种想象当中,但是鞑子皇帝的厉害这些人却深有体会,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士气又衰落下去。多尔]也加紧了和松锦城中将领的联络,希望能够策反这些将领,拿下松锦两城,一旦松锦两城被攻破,那么山东镇极有可能被崇祯再次调回国内镇压农民军。一旦山东镇调回国内,关外这些城池便会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经过努力,多尔衮终于和松山城中的副将夏承德搭上了线。夏承德原本就是松山副将,负责松山城的守卫。

洪承畴兵败松山之后,大军尚有三万多人,不过洪承畴为了能够为大明留下一些希望的火种,让白广恩带着两万多人马突围,因此松山守军到了现在已经不足一万,其中夏承德的兵士足足有四千,占了半数,因此夏承德成为松山守卫成败的焦点。洪承畴对夏承德也有所提放,这些辽西的将领大多数都和鞑子有所交往,甚至与鞑子的关系还比较密切,虽然这个夏承德以前和鞑子交情不深,但是在杀人相食的困境下,夏承德难免不会有二心,夏承德也知道洪承畴一直防备着自己,因此每天尽心尽力的守卫着松山,其实他心中不敢坐以待毙,如果不是洪承畴看得比较紧,恐怕早就主动派人联络鞑子了。当多尔衮的细作找到了夏承德,夏承德心思又动了起来。

多尔衮的细作是个非常有心计的人,虽然夏承德摆出了一副忧国忧民,誓死不降的架势,但他和夏承德谈话的时候,察言观色已经猜到了夏承德的想法,现在夏承德之所以没有答应,恐怕是因为自己给出的筹码太低了,这个细作已经得到了多尔衮的很大授权,因此承诺夏承德一旦投降,不但给予他高官厚禄,他手下的四千兵马仍归他指挥,粮饷则由鞑子负责,夏承德听到了多尔衮竟然开出了这样的条件,不由怦然心动,夏承德一贯秉承的便是有奶便是娘,而且乱世当中,谁的拳头大,谁就是主宰,如果皇太极容不下自己,大不了自己带着四千人马上山当个山大王未免就不如现在的日子,因此夏承德狠了狠心,打定了献城投降的主意。

洪承畴虽然有些戒备,但是松山是夏承德的地盘,夏承德要办的事情洪承畴不一定会知道,但是洪承畴的一举一动都在夏承德的掌握之中。洪承畴还以为自己得计,虽然多尔衮攻打甚急,但是洪承畴还是给已经前进到杏山的田羽写了一封信,告诉田羽不要以松锦为念,稳扎稳打。(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