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三 福利分房(2 / 2)
而旁边师爷却仿佛有了兴致,开口问道:
“噢?石头兄弟,你们家王老爷还准备在这儿买房子了?”
“是啊,由琼海军统一建造的砖瓦房,叫做……对了,公务员小区听说都是根据庞军师为他们自己人所绘制的住房图样所建。每家都是独门独户的小楼,里头各种用房齐备,连我们这些下人都有的屋子,门口还有公共大花园,可漂亮了。比今天各位老爷出来的宾馆都不差呢……”
“那是官府宅邸吧,若换了职位,就要搬走的。”
师爷不置信道,小石头却连连摇头:
“不是啊,是可以自己出钱买下,传给子孙后代的。当然要暂时没钱也可以先租着,租金由官府代付。”
“那房子肯定很贵吧?”
师爷试探道,若是成年人肯定能听出他是在套话了。不过小石头毕竟年轻,而且对自家老爷的好朋友也没什么戒心,当即一五一十把他所知道的琼海军住房政策给介绍了一遍——不过这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去打听就能了解到。事实上关于琼州府城里大兴土木的事情早已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开去,史可法他们这些人新来还不知道,等时间长了,肯定也会了解到的。
…………
——随着琼州府的经济发展,城内的综合环境整治也渐渐开始提上日程了。中国的古代城市在规划方面一向还是比较完善的,建城之初往往就考虑好了城市用地——这决定城墙的修建范围,以及各个地块的用途和道路网格等。比西方以城堡教堂为核心自然发展的城市要整齐许多。
但琼州府这地方毕竟偏远,是从最早的军寨扩张而来,整体布局就很显散乱了。无论用地还是道路,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拼凑起来,有钱人家占上一整块土地,当街就能造起房子,导致断头路死胡同特别多,城市交通非常混乱。
原先琼海军懒得管这些,因为他们的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不在府城,而是在白沙港口那边——他们打算在那里恢复未来的海口市。在外面重新规划新城的好处是没什么拆迁压力,征用种粮种菜的种植地和征用有房子在上面的建设地完全是两码事。而且来自现代的人对于房屋拆迁都比较忌讳——你开价高了被人当猪宰,开价低了人家不肯卖,又不能搞强拆惹人骂……干脆就放着老城不动,说起来也算是保护传统文化。
只是任何事情都不绝对,毕竟能居住在老城区的人,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相对较高。眼看着外面发展飞快,他们这边却总是没动静,当然耐不住了。趁着琼海军最近搞权力下放,开始尝试组建地方议会的东风,不少本地士绅就在议事会上提出要把老城区的改造也放上日程。并最终形成正式决议,这下子连阿德也只能表示同意——毕竟这议事会是他们推行起来的,打出的头一炮可不能哑。所以那些新“议员”的要求非但不能驳回,还要大干,快上,并全力宣传
老城改造项目就此被投入市政工作列表。而按照琼海军的习惯,在任何地方搞改造,只要跟原来习俗不一样的,肯定要先搞个样板出来——你只有把样板树立起来,让老百姓看到改造的好处了,人家才会接受你的改造。对于老城区改造也是一样,而能够拿来树样板的,当然就是为他们工作的政府人员,一方面这批人肯定最听话,另一方面,让这批人从改造中得到好处,也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地位。
于是在老城区周边不远处找了一块空地——官府毕竟是当地最大的权力部门,要搞块地还是不难的。在此基础上开始兴建给琼州府公务员的宿舍小区,并且制定出了相应的分配政策……
当计划新建住房的墨绘平面图和彩色效果图被张贴到州府衙门大院的公告栏时,顿时在所有官吏里头引起轰动。他们并不一定能看懂建筑平面图所代表的涵义,但总体效果图还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下面公布的分房计划,更是将所有“公务员”都包括在了其中。
——这是大明官员第一次听说“福利分房”这个名词。
明王朝是给官员分配房子的,不过仅限于主官——也就是中国传统官府前头办公后面居住的形式,包括紫禁城在内都是这样一套模式。所以么,这房子必然只能是临时租借了,在任时给你住,离任了就得归还,否则下一任主官可没地儿待了。就是那紫禁城,明清两代也是先后换了好几任主人呢——典型家天下思想的格局。
而琼海军这边则是按现代社会的习惯来办,当前要扶植开发商大搞商品房还稍嫌早了点,但各单位利用自己的资源搞搞福利房倒是不成问题的。单位么,福利好了就这样——发海鲜,发水果,发购物卡……相互之间还要攀比,到最后看看实在没啥好发了,就干脆发房子吧。
琼海军的政治架构形式,本就是以各个不同功能的小团体单位所组成的大集体,各单位内连武装民兵的保卫科都能私设,更不用说小金库了。造房子的钱和地皮都不成问题,方案则用庞雨陈俊等人先前抽空搞的一套“南方家用住宅图集”——庞雨为这个时代较为普遍的大家庭模式设计了若干套常用户型:包括独栋,双拼,联排,以及三到四层的单元楼宿舍等各种建筑形式;陈俊则将其基础,梁柱,楼板,屋面等各类材料的规格与型号,建造与施工手段,以及各种通用细部做法大样也一一列出。根据这么一本东西,各家用户就可以象选菜单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房型,当然最终肯定是要由琼海军的施工队来建造,大明的工匠没这本事。
阿德这次搞的公务员宿舍小区就选用了其中的独栋单元套型——在这个年代土地毕竟还是很宽裕,不需要往高处要面积。再考虑到竹筋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他们这些小楼最高的只有三层。
在住宅外头给每家每户自留了一个院子,再配上一个公共大花园,花园按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来搞,归属小区全体业主公用。按照当时士大夫的理想,住宅厅堂固然要严格规整,以体现礼教之尊严,但旁边则应有仿自然意趣的园林,以便亲近山水。只是造园的价格素来不菲,凡是能在自家后院搞得起这么一座园子的大抵非富即贵,一般人家很难承担的。如果分散到一个小区的基建费用里,那就要好得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