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使者(1 / 2)
处理s私文件时出错
船队在义军的期待下,终于返回。
这一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带回来义军最为急需的粮食,缓解了义军的燃眉之急。
主持回易的薛清和杨华拜见了李虎,详细禀报了此趟出海回易的过程。此趟出海回易,目的地就是大宋,因为义军需要粮食,而大宋是最理想的回易对象,因此船队直接到了大宋海域,在大宋的沿海州县进行回易,收获颇丰,只是为了避开大宋水军,来回的时间比较长。
薛清本来就是做海路回易的商贾,但他这几年主要是走私。杨华是大宋商贾,也是做海路回易的,因为利益需要,他和吴撞天成为朋友,两人除了联手走私外,海盗们的掳掠之物也是由杨华代为回易,以此换取生活必须品。这次义军出海回易,吴撞天特意把他举荐给了李虎,而李虎也没有选择,只能请他主持回易。杨华很有眼光,知道自己靠上这颗大树后,必定财源滚滚,所以尽心尽力,并且帮助义军买通了大宋水军。
李虎设宴款待,给两人以丰厚赏赐,然后请他们二次出海,这次的主要目的不是回易,而是打通海路贸易,让各国商贾都知道海盗转行了,改做义军了。义军也不是打家劫舍的盗匪了,而是要杀虏复汉,将来有可能回归大宋。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各国商贾都来做回易,让海路贸易繁荣起来,从而帮助义军赚取回易利润,持续增加财赋。当然了,这需要时间,但这是维持义军生存的唯一办法,即使时间长一点。也要努力去做。
李虎随后请来了侯概和吴撞天。因为大宋水军已经被买通,海盗船可以改为商船,可以全部出海做回易了。
船队出海之前,支使胡涂从锦州急速赶来,他给船队定了两个原则,一是尽可能走私。走私可以逃避各国榷场的商税,利润大。其次,利用辽海军的实力,把辽海一带的海路回易全部控制在手,这样无论是宋商、辽商还是金商,他们做回易的大头都进了义军地腰包。这片海是义军的,要想从这片海经过,请留下买路钱。锦州。
这位招抚使的官职不小。南面官中的少府少卿韩。七年前,这个人三十岁,中状元。状元嘛,当世文人中的佼佼者,当然有名气了。
随同韩同来的还有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
李虎没有出面,让长史黄涉、行军司马霍六哥和掌shu ji马亮负责接待并谈判。
马亮赶到馆驿地时候,第一眼看到韩,又惊又喜。两人认识,曾一起在史馆修撰。几年后突然在这种场合下重逢,除了尴尬外,更多的是伤感。辽东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像他们这些读书人只能随波逐流,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其后黄涉也来了。韩愈发吃惊,瞪着跛子看了半天。难以置信。他不是死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黄涉很坦然,高兴地打招呼。非常热情。
霍六哥左看看,右看看,对黄涉的身世很好奇。这个跛子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从宫帐来的人都认识他?不就是一个太学助教嘛,名气有这么大?连一个状元看到他都称其为老师,那他的本事还得了。
坐下来后,闲聊几句,然后把私交放到一边,公事公办,双方商谈。结果韩刚刚把招抚书念完。黄涉就开始骂人了。
辽国皇帝和宫帐大臣们虽然被女真人打得焦头烂额,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但对于辽东这帮汉贼,他们绝不会低头。一帮叛逆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可惜的是,偏偏这帮反贼掀起了惊天狂澜,短短时间内把辽东形势搞得天翻地覆,让大辽陷入了更深重地危机。
所以,这次他们重视了,但骨子里还是鄙视,还是仇恨,招抚的条件也极其苛刻,好象辽东义军就是一个奄奄一息的乞丐,给一碗饭就能打发了。
“虎王有二十万大军,虎王从龙化一直杀到了榆关,如果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我们现在已经杀到燕京城下了。”黄涉怒声说道,“你拿一个都指挥使来打发谁?打发叫化子啊?”
黄涉早有准备,随手拿出义军拟定的方案。
义军的条件是,李虎做平州、锦州、来州节度使,燕国王,世袭平州路,也就是做个藩镇。
就义军目前所处的形势和条件来说,做个藩镇是义军最理想的发展壮大的办法,有地盘,有军队,有财赋,只待时机成熟,即可一飞冲天。
“我们联手,即使不能收复东北路,最起码可以确保大辽现有地疆域。”黄涉理直气壮,“反之,我们和女真人联手,你大辽还能支撑多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