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时机(2 / 2)

加入书签

“晋王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必须决战,速战速决,从而获得整个战局的主动权。”仁多保国说道,“我们马上向骆驼河推进,并急速展开进攻。”

李仁忠同意,随即急奏兴庆府。

=

兴庆府对战局的判断和前线一模一样,但决策却不一样。

虎烈军地动向已经证明了兴庆府的预测,宋军随时可能进攻,让夏军主力继续推进并迫使李虎决战地做法可能导致大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李虎到底带了多少军队来了?他在骆驼河是不是挖了个陷阱?如果他把夏军主力牢牢拖住并大量消耗,等到宋军展开进攻实施两路对击的时候,他再发力fǎn gong,给予夏军主力致命一击,夏军大败,那么兴庆府拿什么戍守京都?

梁乞申因此劝谏皇帝,放弃决战,把主力撤回来,固守京畿,以不变应万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军队在,就算弃守京都也还能东山再起,反之,如果把军队打完了,那就彻底玩完。

这是一句大实话,尤其对夏国来说,保存武力更是生存之本。夏国主要人口和财赋来源就是贺兰山和灵、夏一带,这块地方不大,人口财赋都有限,消耗完了就没了,这也是西夏走到今天终于国力到了崩溃边缘地根本原因。

李乾顺动摇了,他是皇帝,皇帝的首要之务是戍卫国祚,戍卫国祚需要军队,没有军队也就没有办法戍卫国祚。

契丹人刚刚败亡,耶律延禧刚刚死去,两百年地大辽在瞬间灰飞烟灭,这个教训太可怕了,血淋淋的教训足以让人肝胆俱裂。

李乾顺采纳了梁乞申的意见,命令李仁忠就地待命,不允许其发动攻击,并急告李察哥,请他全力防备。

梁乞申则开始准备撤退方案,假如京畿危急,则必须把皇帝和朝廷撤到河西,以确保国祚。

=

夏军在月牙湖停滞不前,这让虎烈军大感意外。

此刻,粮草辎重从前套源源不断运来,虎烈军已经具备决战条件,各军军帅不断催问,得到的答复都是一句话,时机未到。

八月中,大同来书,各种迹象表明,金军要攻打燕云了。郭药师最近三番两次来书,详细告之金军动向,提醒虎烈府小心防备。罗青汉为此调整了bing li bu shu,加强了奉圣州方向的防守力量,同时督请河东军尽快北上。罗青汉有意请折家军北上云内,确保大同和云内之间的粮道安全。折可求已经答应了虎烈府,只待大军北上,随即赶赴云内。

虎烈军的积极配合给了太原很大的回旋余地,王和童贯的奏请终于得到回应,皇帝在给王的手诏中明确表示同意,但考虑到汴京的阻力,尚需要一点时间。

大同的来信让李虎看到了希望,他告诉各军军帅,加紧备战,决战的时机越来越近了。

=

八月中,西夏舒王李仁礼赶到骆驼河,拜会李虎。

“虎王背信弃义,撕毁盟约……”李仁礼看到李虎,夷然不惧,张口就是一顿怒骂。

李虎等他骂累了,这才慢悠悠地说道:“我原以为李乾顺是个仁义之王,所以才结盟为兄弟,但他背信弃义,为了和金人联手杀我,竟然出卖了耶律延禧。我不会和这种无耻之徒结盟,更不会让这种无耻之徒活在世上。”

出卖耶律延禧的事的确是党项人的不对,李仁礼被李虎戳中了要害,气焰顿时弱了三分,“你以为凭你的力量就能击败我们?”

“我的力量确实不够,但我只是牵制性攻击,主攻由大宋的西北军从横山一线发动。”李虎笑道,“在我看来,汴京决心很大,势在必得,你们恐怕凶多吉少。”

李仁礼暗自惊骇,马上问道:“虎王在这一仗中能得到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大宋人要杀你?”

李虎大笑,“李乾顺如果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不打了。”

“什么条件?”

“把贺兰山给我。”李虎笑道,“我可以保证李乾顺顺利撤到河西,继续做夏国的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