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李清照(2 / 2)

加入书签

=

方进、王大忠带着五百虎卫随行,急骤的铁蹄声霎时打破了黑夜的宁静。

一行人马刚刚走出百步,董小丑

、黄涉、柴云等人就匆匆赶来。他们是接到李虎的来议事地,这时看到李虎深夜出行,不知道出了什么急事,纷纷围上来询问。

“你们回帅府等我。”李虎挥手说道,“我要去拜访一位故人,马上就回来。”

董小丑等人诧异不已。洛阳还有李虎的故人?有心跟上去看看,但李虎并没有邀请,只好带着一肚子问先去帅府了。

李虎给夜风一吹,激动地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从小就知道李清照这个人,知道她是父亲最爱地女人,但对这个女人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李虎询问燕青,燕青心想你既然认识她,怎么会一无所知?但他不敢质疑,把自己所知道地情况全部说了出来。

李清照家世显赫。她的父亲叫李格非,是济南府人,元佑后期地四大学士之一。李格非在仕途上地成功,得益于她地夫人王氏。

李清照的母亲出自一个显赫家族,是大宋名臣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仁宗皇帝天圣八年{030}庚午科状元。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为人耿直,历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为官五十五年,最后病死于检校太师的任上。王安石变法时,王拱辰是坚决的反对派,因此被王安石视为异己,一度贬官出朝。王拱辰对新法的否定态度也传给了他的孙女婿李格非。

李格非因文章而受知于苏轼,成为苏轼的弟子。苏轼虽然反对新政,但他对旧党也是颇为不满,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遭到新旧两党地打击。元佑党人案爆发后,王拱辰没有被打入元佑党人藉,而苏轼却名列党人碑上。李格非做为苏轼的得意门生,理所当然成了元佑党人。

这时候,李清照已经成婚,她的郎君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读书。赵明诚的父亲叫赵挺之,和蔡京的关系不错。蔡京出任宰相后,赵挺之受到重用,不遗余力地打击元佑党人,包括他的亲家李格非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打为元佑党人,列于元佑党人碑上。赵挺之后来官至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右宰相,可谓显赫一时。赵挺之做了宰相,就和蔡京过不去了,结果他死后,蔡京以赵挺之为元佑党人的门生为理由,诬陷赵挺之庇佑元佑党人,追夺赠官。

李清照随父亲李格非回老家济南,赵明诚随行。不久赵明诚因为赵挺之的关系,出任鸿胪少卿。赵挺之被蔡京诬陷后,赵明诚也被罢官,和李清照隐居十三年。宣和年间,因为朝堂权力斗争的关系,蔡京被罢相,赵挺之一案随即被翻了过来。赵明诚于是被重新起用,先后出任莱州、州知州。

山东叛乱迭起,山东地方官吏或多或少都要承担责任。赵明诚因此被罢职,但因为他是著名地金石学家,太上皇非常赏识他,将其召回汴京,出任太学教授。李清照就这样回到了汴京。

=

燕青在讲述李清照的时候,李虎则为父亲李长浩那份凄苦的恋情而悲伤。

李虎出生于元佑党人案爆发那一年,而李清照则在元佑党人案爆发的前一年结婚,也就是说,李长浩是看着李清照结婚的,甚至可能参加了李清照的婚礼。看到自己深爱的女人嫁给另外一个人,或者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心里的那份痛苦可想而知。

李清臣、王拱辰、苏轼、赵挺之、李格非、蔡京……这些人当年都是汴京的风云人物,他们地后代在汴京也是风流才俊之士,以父亲李长浩的才学,想必和赵明诚有很深的交情,可能就是一对好朋友。

李虎叹了口气。如果范直昌在就好了,他或许知道当年父亲和赵明诚、李清照之间地恩怨。李清臣是xin dǎng,而王拱辰、苏轼、李格非都是旧党,这或许就是父亲和李清照无法走到一起的原因。

=

=

注释:

金学:

金学是以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地学问,其实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金学肇始于汉,魏晋至唐逐渐演进,到两宋臻于极盛而中衰于元明,而到清代时又复起,遂成显学,有迈宋之绩。这就是金石学史发展地大概。

金学的研究对象属零星出土文物或传世品,未经科学发掘;偏重于铭文地著录和考证,以证经补史为研究目的。形成于北宋,至清代正式有“金石之学”的命名。

从西汉开始,已有人研究古代文字,考释古铜器,整理竹简,记述古迹。但研究者少,无专著问世,没有形成一门学科。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现热潮;墨拓术及印刷术的发展,为金石文字流传提供了条件。金石学逐渐产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