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兵逼江宁(1 / 2)

加入书签

 处理s私文件时出错

七月二十三日,折可存率军杀到淮河岸边。指挥大军急速渡河。

海拉苏赶到河堤附近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一堆堆的篝火正在两岸点燃,青黑色的浓烟弥漫在暮色之中。

折可存带着海拉苏走上河堤,指着河面上来往的船只和对岸隐约可见的军队说道:“按现在的速度,明天大军就能全部过河。”

“对岸就是来远镇?”海拉苏问道。

折可存点了点头,“今天上午,慕容带着选锋军先行杀了过去,攻占了来远镇。”

“寿春方向的敌人可曾杀来?”

寿春距离来远镇不过六十里,而且紧靠淮河,也算是淮河防线的一座重镇,但奇怪的是,城内的敌人没有任何动静。

“斥候密切监视,但至今没有看到敌人出城。”折可存说道,“以我的估计,寿州的敌军都集中在下蔡城,陈重兵于淮河南岸坚守。”

海拉苏四下看看,摇摇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短短一百余里的淮河段,有涡水和颖水两个入淮口。叛军应该在下蔡城、寿春城和来远镇之间构筑一道坚实的防御线,以确保长江防线当涂到江宁段的安全。”他转头看看折可存,问道,“这是叛军的疏忽,还是我们的运气?我原先以为渡淮将有一场激战,我们的行动可能由此暴露,行程可能会有所耽搁,谁知……”他摊开双手,作了个难以置信的表情,“我们就这样渡过了淮河?”

“我曾经由此经过,到江南剿杀叛贼方腊。”折可存说道,“江淮和江南都算是大宋的后方,自太祖平定天下至今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发生战事,直到宋江、方腊zào fǎn,这里的百姓才一次感受到战争的血腥,但叛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大部分百姓依旧沉浸在和平的安宁中,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他转身指指身后,“我们从开封一直杀到这里,没有遇到任何阻截,这足以说明问题。”

海拉苏想到了沿途所见。那些在田间地头忙碌的百姓们并不知道战争已经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懵然无知,有些人甚至冲着高举大宋战旗的虎烈将士招手欢呼。大宋的南方和北方差距太大了,而淮河以北还不算南方,它们紧靠中原,相隔不足千里,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两个世界。

“这里的军队是不是也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海拉苏接着想到了沿途那些城镇。当虎烈军经过的时候,城池紧闭,城内守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其后派出的斥候仅仅跟踪几十里之后便放弃了,这让海拉苏不得不怀疑,他们南下攻杀的消息至今还没有传过淮河,而这可能也是寿州守淮军队毫无防备的原因所在。

“江宁的朝廷和叛军前线将帅们当然有打仗的准备,但军队里的士卒和地方百姓却未必有打仗的心思,说句实话,东南和江淮的百姓有多人知道大宋已经分裂了?他们最多也就知道北方蕃虏入侵了,河北和中原在打仗,因此他们要上缴更多的税赋。”折可存笑笑,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过去,北方有辽国和西夏,所以北方的军队多,而南方的军队少,南方距离边境太远,听不到号鼓的声音和战马的嘶鸣,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便忘记了战争。疏于武备,军队也就名存实亡了。突然间,蕃虏入侵,大宋分裂,南方人也要面对战场和厮杀,军队骤然间膨胀,但因为时间太短,士卒们又没有作战的经验,甚至还没有打过仗,这样的军队拉上战场,战斗力可想而知。”

海拉苏望着折可存,听着他那慷慨而略带悲怆的声音,渐渐体会到他此刻复杂的心情。

“如果南方的状况真如折帅所说,那我们这次不但胜券在握,还极有可能杀过长江,直捣江宁府。”

折可存望着两岸耀眼的灯火,没有说话,良久,他忽然说道:“你的手下都是北方人,这次南下作战,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事情。你要提前做好准备,千万不要因为疏忽而让他们白白送掉了性命。”

“我知道,我带来了足够的医匠和药材。”海拉苏说道,“离开开封前,岳帅也担心此事,特意叫王帅帮我提前做好了准备。”

“岳帅真够细心的,连这种小事都考虑到了。”折可存笑道,“那么,他可曾嘱咐你。到了江淮不要大开杀戒?”

海拉苏号称虎烈军一猛将,他的手下全部来自北方诸蕃,这些人在他的锤炼下人人神勇,打仗不要命,烧杀掳掠也是冲锋在前,杀人入屠狗。折可存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人,他本人难以指挥海拉苏,一旦九军杀红了眼,肆无忌惮,那必定会给大军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岳帅也嘱咐过了。”海拉苏这几天一直跟在主力的后面,没有和折可存仔细交谈过,乘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向折可存表示,绝对遵从折可存的命令,坚决约束自己的手下,严禁他们烧杀掳掠。

“我们带着三万人渡淮,希望到了与主力会合长江的那一天,三万兄弟都能安然无恙。”折可存动情地说道,“虽然这个想法不切实际,但做为主帅,保护好兄弟们性命,始终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七月二十四日上午,虎烈军找到了更多的船只。渡河的速度越来越快。

下蔡城的军队出动了,上午他们赶到了寿春城。折可同带着虎烈十七军两个将正面阻击,但出乎预料的是,叛军竟然没有发动攻击。

二十四日夜,大军渡河完毕。

折可存下令,折可致带着选锋军连夜南下,直杀庐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