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贤君问计得良臣(2 / 2)
崔浩与拓跋嗣的这段对话,在历史上是很著名的。其影响只弱于诸葛孔明的《隆中对》。后来的历史学家据此认为这是崔浩保护中原汉人百姓的有力证据。
因为,事实上,只要一牵涉到与中原的对抗,崔浩总有理由将战争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不是他有意为之,毕竟他是一个生长在南方的汉族知识分子,这只能说是他的自觉行为。况且,他的家族亲人都在南方,不愿让他们忍受兵火之灾。月是故乡明,他不愿让故乡的明月蒙上战争的阴影。他的行为,还提不到刻意为之的高度。
比如:有一次,太史令苏坦启奏说:“昨晚,荧惑星行在匏瓜中时(一种天文现象),突然消亡,不知所终。这于星相法所说,表示这个地方是危亡的国家,先有童谣妖言,然后有祸害降临。我们国家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拓跋嗣急忙召集十余个有名的儒家先生,询问情况。崔浩说:“按《春秋左氏传》的说法,‘神降于莘’,以其至之日推知其物。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阴云;荧惑之亡,就在这二日,庚之与午,皆主于秦,辛为西夷。这事应在西方诸国,也就是我们的敌国身上。”
按照阴阳五行的方位,西方庚辛申酉,主金,南方已午丙丁,主火;这里所指的西南方,恰是大同西南的长安。崔浩接着说:“西方受灾,准确地说,也就是秦国。而今姚兴主长安,荧惑入秦,这应该是祸在后秦的征兆。”
这十余名饱学大儒见崔浩在自己面前逞能,而且定位这么准确,都没把崔浩这年轻娃娃放在眼里,纷纷愤怒地指责他说:“天上失星,人间怎么可能知道它的指向凶吉。”拓跋嗣听说此天象指后秦征兆,也就没再过问此事。
过了八十天,荧惑星出现在东井,留守在句已,很久才消失,当月,后秦大旱,长安城里的昆明池水也枯竭了。童谣说‘昆明池水竭,后秦国家灭。’一时闹得后秦国人惶恐不安,刚到一年,姚兴病死,后秦灭亡。事实证明,崔浩的话果然是言之不谬。这件事预测得如此精准,连这些名宿大儒都对崔浩叹服不已。
就在崔浩以荧惑预测后秦的一年之后,东晋大军在刘裕的指挥下,进攻后秦。部队到达黄河边,逼近北魏实际控制的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北魏兖州刺史尉建吓得不轻,连夜率众北渡白沟河,弃城逃跑,东晋征虏将军王仲德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黄河重镇。
王仲德十分高兴,对外发动宣传攻势说:“我们本来打算用七万匹绸缎作买路钱,借道路过滑台,没想到魏军跑得比兔子还快,这才让我们省了路费钱。并不是我们要占领你们的国土。”
明元帝拓跋嗣一听说尉建拱手将滑台让给敌军,勃然大怒,派大将叔孙建、公孙表领军队逼近枋头,与东晋对峙。并拉出临阵脱逃的尉建,在河边斩首,尸体扔进黄河水中,并在河边大声质问对岸的王仲德,“我们南北双方几十年友好,而今你们为啥不宣而战,侵犯北魏的领土?你们知道这将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吗?”
东晋征虏将军王仲德派手下前军司马竺和之应答说:“刘太尉(刘裕)派遣征虏将军领军前去洛阳,是为清扫皇陵,不敢与北魏为敌。是你们滑台守将自己弃城而去,征虏将军借此空城暂住几天,休息整顿部队,就将继续西去,不会破坏魏晋之间的友好关系。你们何必这样扬旗鸣鼓,显示军威呢?”
叔孙建又去信讯问东晋太尉刘裕,刘裕此时志在灭秦,显示军威后就回家篡权,确实无力也无心与北魏为敌。刘裕来信表示道歉说:“洛阳古城,是我们晋国的旧都,而今被戎羌占据,我们早就想修复祖坟了。而戎羌姚兴还将东晋的叛徒,如司马休之等人庇护起来,予以重用,所以我东晋出兵讨伐他,借道魏国的滑台,马上就要西去,这不是存心和贵国为敌的。”
刘裕这封信的开端写明恭恭敬敬地写道:“黑公麾下。”对北魏大将军于栗甚为尊敬。因为于栗手持黑,筑就坚固的河堤阵地以抵御东晋,故尔,拓跋嗣封于栗为黑将军。
东晋军队果然言而有信,借道滑台,出兵洛阳,后秦大败,姚兴病死。应验了崔浩就荧惑星的预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