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秩序二十八(1 / 2)

加入书签

 乱石神殿。

在任何一个时代,人的道德水平都应该和时代相互匹配,过高的道德水平和过低的道德水平,本身都是一种违反人道秩序的表现……

如果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到足够的高度,那么道德水平也就必须要达到和文明相互匹配的程度,否则的话,人道秩序就会自然而然的变得崩坏……

不管是过高的道德标准,还是过低的道德标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反人道的现象!

所谓的人道,本质上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做和自己身份符合的事情,所有人都拥有和自己身份相互匹配的道德水平,如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人道也就达到了一种极致……

回归到原本的话题,像是所谓子贡赎人的行为,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反人道的行为……

尽管这种行为本身是善意的行为,但是却不可避免的会拔高社会的道德标准,而拔高社会的道德标准这件事情本身,本身就是一种反人道也违反人性的行为……

很多人总是觉得,善意的行为和善意的想法,总是多多益善的,但是实际上,善良也是要建立在符合社会标准的基础之上,如果超出了社会标准的尺度,善良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邪恶……

就像是子贡赎人的故事一个,子贡固然是一个善良高尚并且富有智慧的贤人,但是在赎奴的问题上,他所展现出来的贤能,却恰恰成为了阻碍人道发展的因素!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过高的拔高了道德的标准!

子贡赎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在春秋时期,鲁国有很多的民众,在异国他乡为奴,鲁国的君主发现这件事情之后,觉得非常忧虑,于是就下令,所有的鲁国人,看到了异国为奴的鲁国同胞,都应该替这些为奴的鲁国人赎身,让鲁人可以获得自由,当然,为了不加重鲁国人的负担,赎奴所需要的金钱,有鲁国的君王一力承当……

而这个政策公布以来,很多民众纷纷执行,并且在回到鲁国之后,得到了鲁王给予的补偿……

在得到了鲁王的补偿之后,民众纷纷称赞鲁王的仁慈,并且这些赎回奴隶的鲁国人,也得到了赞赏,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高尚的,并且富有正义感的……

于是,鲁国人就纷纷在各个国家努力的赎回自己的同胞,这个政策也得到了一致好评……

鲁王被认为是仁慈的君王,而那些救赎奴隶的鲁国人,也被认为是品格高尚心怀正义的正人君子……

然而,子贡在这个时候,却做了一件事情……

他家里很有钱,所以并不在乎钱财,于是在赎回了几个鲁国奴隶之后,他并没有接受鲁王的补偿,也就是说,他选择了自费来救赎那些鲁国的奴隶……

毫无疑问,他的行为当然是善意的,他做出这样的行为,也是出于善意的考虑……

但是,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却是狠狠的批评了子贡的所作所为……

————————————————————————————————————————————————————————————————————————————————————————————————————————————————————————————————————————————————————————————————————————————————————————————————————————————————————————————————————————————————————————————————————————————————————————————————————————————

原因何在?

其实很简单,因为子贡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对于政策的破坏!

在子贡救赎奴隶不领取赏金的消息传开之后,人们一方面自然而然对于子贡的高尚的人格大加赞赏,而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救赎了奴隶,却还是去领取补偿的鲁国人,却并没有像是之前那么尊敬的,甚至会有人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行为也不够高尚,他们就应该像是子贡那样,哪怕是自己出钱,也应该要赎回奴隶,赎回奴隶之后,也不应该向鲁王索取补偿……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人都是需要对比才能体现出“优劣”的。

子贡的行为自然是高尚的,那么和子贡的行为对比起来,那些赎回了奴隶之后,却又索取补偿的鲁人,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高尚了……

高尚和不高尚,很多时候也只是相对的概念而已!

有了对比之后,高尚和不高尚似乎也就变得泾渭分明起来了……

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实际的结果,就是使得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去救赎那些自己的同胞了!

道理很简单……

利人利己的事情,总是不管什么人都愿意去做的,而损人利己的时候,也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愿意去做的,但是损己利人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多人的人愿意去做了!

在子贡做这件事情之前,鲁王的政策无疑是一种利人利己的事情,救赎自己的同胞自然是一件利人好事,而不需要自己花钱,就可以得到名声,自然也是一件利己的事情,对于鲁王来说,尽管付出的金钱,但是却可以收获声望,同样也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