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争议(2 / 2)

加入书签

“高大人,皇上召内阁议事,既是议事,便是要让人说话。”徐阶忽得抬起眼皮,插了一句。</p>

“徐卿说的是道理。”隆庆点头称是。</p>

高拱想回徐阶的话,却见隆庆开了口,只得吞了回去,面皮上青一阵白一阵的,竟未心服。</p>

“微臣倒是赞同张大人的主张,关外土地千里,若是不取,反为蛮族滋生。”萧墨轩见众人纷争不下,又有张居正相助,暗觉时机已到。</p>

“塞外苦寒,取之何用?”隆庆尚犹豫不决。</p>

“陛下,可曾忘了南洋?”萧墨轩不再多说,只提一句。</p>

南洋乃湿热之地,中原大国甚少动过染指的念头,可如今又何曾有人想过,如今太仓岁入的四分之一,竟是取自于南洋海贸。</p>

之前尚有人想分辨几句,可又听说起了南洋,左右顾盼一回,竟无人再出反驳。他们不反驳,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萧墨轩下一步棋想落在哪。</p>

内阁里若论权势,萧墨轩未必数得上第一,可只论布局,无论是徐阶还是高拱,都只能跟在萧墨轩后面。</p>

大局如棋,没有人有信心下得比萧墨轩更好。所以他们还不如让萧墨轩来落子,他们站在一边侧击来的更好。事实也证明,这样大伙才能从中抓到更多的份子来。</p>

“何人可往?”隆庆沉思片刻,抬头问道。大局布下,就算是做棋子,也得有做棋子的资格才行。</p>

“辽东副总兵李成梁。”</p>

李成梁虽已经官居副总兵,可比起戚继光,谭纶,王崇古等人仍然差的太远,他的名声甚至还不如大同总兵刘汉。</p>

实际上仔细盘算起来,李成粱确实也没干过什么大事。近几年来,辽东几无战事,除了关外的归化一军,边军也几乎废了军囤,完全改由朝廷供应粮饷,李成梁这些边军将领也能够完全腾出手来,专心练兵。</p>

打心里说,萧墨轩没有看错,李成梁虽然多年来锋芒不露,可确实是将才。</p>

只是李成梁挖空了脑子,翻遍了家里的祖谱,也没弄明白萧大学士为何如此看重自个。这份恩情来的太突然,太让人摸不着头脑。</p>

李成梁练出的兵,即使是戚继光看了也赞不绝口,可李成梁心里仍然象堵了根刺一样的别扭。</p>

李成梁无大功,他能官居副总兵,完全是依靠萧大学士的提拔。边军尚勇,李成梁升官如此容易,虽是来趋炎附势的人居多,可未免也惹来一些私底下的讥讽。</p>

李成梁也算是血性汉子,那些讥讽的话给传到耳里,未免让人生出几分火气,可是却也无可奈何。虽是做梦也想着真正去干一回大事,可一直不得其机,实在是无比苦恼。</p>

大明隆庆四年,三月初五。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萧墨轩出山海关,由蓟辽总督戚继光陪同,亲赴辽东宣旨,封李成梁为都督佥事。</p>

同月,明廷遣使至察哈尔,颁布圣谕,欲加封图门为镇东王,并贿以重金,请准借道辽东军西进。图门贪货,遂准之。</p>

三月十七,京师兵部衙门。</p>

因得王崇古和张四维的缘故,眼下的吏部尚书杨博和萧墨轩走得极近。只是因为萧墨轩又兼着文华殿大学士的头衔,又最得圣眷,所以倒是杨博前来拜访萧墨轩的居多。</p>

兵部衙门的兵丁和杂役都认得杨博,更识得他的脾性,见他来了,也不阻拦,也不通报,任由他迈开步子,闯一般的走了进去。</p>

“萧大人可在。”杨博虽也是科班出身,可带兵多了,也多了几分彪悍的脾气。进衙门口的时候不问,等到了萧墨轩的公房前倒是扯开了嗓子吼,若是萧墨轩不在的时候,也少不得拿门口的兵丁撒气,却没想自个进门时候根本没问,别人又哪里敢去拦他。</p>

走到兵部尚书的公房门前,门是虚掩的,一推就能开,可杨大尚书的脚下的步子却反倒是落了下来。门口站着两个杂役,是听使唤的,见杨博过来,只是回头朝门看了一眼,又转回来欠身打礼。</p>

“萧大人可在?”杨博这回声音放低了许多,与其说在问杂役,倒不如说是在问门里头的人。</p>

“阁堂吩咐过了,若是杨大人来了,不必通报。”杂役笑道。</p>

杨博闻言,心里极是舒坦,竟难得的对着两名杂役拱了拱手才迈开步子,让两人也极是受宠若惊,忙不迭的回礼,不及抬起身来,杨博已是转了进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