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个人叫申屠刚,官不是很大,只是右扶风的功曹。官虽不大,但胆子却不小,竟然直接挑战王莽。</p>

当初王莽抑止中山卫氏,不但不让帝舅卫宝、卫玄进京师,连帝母卫姬也不让来,申屠刚就十二分地不满;认为王莽为了自己的权位,竟然隔绝天子母子之义,实在缺乏人xing。他原以为过个一年半载的王莽可能要把皇帝的母亲迎入长安,至少得让人家母子团聚一下吧?可三四年了还不见动静,就再也忍不住了,直接给太皇太后上书,说应该把皇帝的母亲迎入长安尊养,帝舅卫宝卫玄也应该入朝显贵。太后览奏,见申屠刚引经据典,论议深刻,觉得不能置之不理,就把王莽叫来商量。王莽看了也无言以对,只好武断地说:“这全是僻经妄说,别把它当回事!”又说:“这是个佞邪小人,无非是投机邀宠,谄媚卫氏,将来好荣华富贵,却不顾朝廷将来出乱。太后可下诏,将此人免去官职。”老太后犯不着为一个小小的功曹拂王莽的面子,只好下诏将申屠刚免为庶人。但王莽从此却记住了这个申屠刚,心里暗骂:“王八蛋,等着瞧,将来有收拾你的时候!”</p>

光一个申屠刚也就罢了,更令王莽窝心的是他的长子王宇,竟然也向着中山卫氏。</p>

</p>

王宇同申屠刚一样,对他父亲与太皇太后抑制中山卫氏的做法非常不满,早就暗中埋怨说:“你们也是外戚,当年你们是怎么做的?弟兄七八个全都做官做宦不说,你们还一ri封五侯,半个长安城都快成你们家的了。而人家卫氏同样是外戚,现在竟连长安城都不能踏进一步,这是什么道理?尤其他听老师吴章说,帝母卫太后由于长期见不着儿子,整ri以泪洗面,现在两眼都快哭瞎了。王宇就愈发不忍,深恨他的父亲是如此的没人xing。</p>

当然同情卫氏是一方面,王宇更多的还是考虑自己的后路。他想,现在皇帝还小,万事都由着自己的父亲。可皇帝会长大的,会亲政的,假如有一天他在得知自己的母亲眼都哭瞎了,能不深恨并且清算自己的父亲?我作为父亲的长子,能跑得了?罢了,为了我的老婆孩子,我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不能都吊死在父亲这棵歪脖树上。于是就写书一封,派妻舅吕宽暗暗送去中山,交给帝舅卫宝、卫玄,要他们上书太皇太后,一是声讨当年傅、丁两族的罪恶,二是请求入长安侍奉太后及天子,并表示决不像傅、丁那样泛滥朝廷,除了帝母及两个帝舅,其他人一律不入长安。韦宝韦玄本来早已打消了进长安的念头,但看到自己的太后妹妹ri夜思念孩子,觉得这个建议还是可以采纳,就与太后妹妹商量。卫太后想孩子都快想疯了,恨不得一步跨到长安,一听这事就连连说:行,行,只要能让我见到孩子,怎么都成,催促俩哥哥赶快上书太皇太后。书到长安,太皇太后看后也不觉有点松动,心想就来那么两三个人,他们能怎么着哇?再说同为妇人,她也体谅卫太后的思子之情,就把王莽召到宫中说:要不就让他们前来?王莽听后不觉有点窝火,心想中山卫氏三四年也没提出要来长安,怎么现在却提出来了?莫非有谁在暗中撺掇?是不是那个被罢官的申屠刚?还是其他的什么家伙?但不管是别人撺掇,还是他们卫氏自己的主意,总之不能让他们进长安。就对太后说:“太后,这事咱不能松动,个中利害臣侄当初都跟您说过的,咱不能因一时仁慈而遗下后患哪。卫氏虽然在奏书中说的挺好,可人心隔肚皮,谁知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呢?现在皇帝还小,怎么都好说,等将来皇帝长大亲政了,并重用他的舅舅,臣怎么办?再次避之?要那样的话,臣不如现在就辞职,省得将来臣更难看。”</p>

这无疑是拿太后一把,太后还真没什么话好说——离了王莽,朝廷这一大摊子怎么办?而且太后也想:自己现在都七老八十了,还有几年活头?等自己一归天,谁知道这朝廷会变成啥样?到那时皇帝如果真的重用他的舅舅,把他的母亲尊为皇太后,王莽还不真的又一次“避之”?那岂不是真的很难看?如此说来,王莽现在的说法并不过份。就对王莽说:“要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别让他们来了,你还照样管好你的朝政”。</p>

于是太皇太后乃回复中山卫氏说:以往既定之事,不宜再改,你们还应留在中山。如果帝母思见帝面,过两年让皇帝行巡中山,母子自可相见。除此之外,太皇太后还赐卫氏黄金五百金,增邑七千户以示抚慰。但总之有一点,不能来京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